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姑苏寒山寺内有两处集中陈列名人碑刻。即:钟房对面和普明塔院内的碑廊。这些碑刻不仅是宝贵的实物史料,而且是珍贵的艺术作品。现存碑刻中著名的有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宋岳飞诗碑、康有为诗碑等。  相似文献   
2.
汤雄 《钟山风雨》2011,(2):51-52
寒山寺住持性空法师与费新我先生起初并不相识,他只知道有费氏其人,却没有见过面.有一次,性空法师偶然见到费新我写的一幅字,内容是"武器是战争之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毛泽东语录)".性空法师便想:看来费新我还是位爱国人士啊,字也写得蛮好,心里就产生了见一见费新我的想法.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一天,性空打听到费新我家住在苏州市干将路后,就择日特意步行去拜访.  相似文献   
3.
孙沉 《文史博览》2007,(12):45-48
1965年10月下旬,叶群在古城江苏省苏州市有过一次喝醉酒后夜游著名千年古刹寒山寺的经历。 当时林彪负责江苏太仓县沙溪镇洪泾大队的“四清运动”,并决定亲自抓一个典型,下令由空军司令员吴法宪负责带领一支工作队进驻洪泾大队直接抓“四清运动”。  相似文献   
4.
<正>自唐张懿孙(张继)《枫桥夜泊》诗一出,寒山寺之名旋即远播,弘传至东瀛,此乃中国诗歌史上不朽之盛事。历代三公九卿,文人墨客,无不寻其诗旨,身临其境,叩古访幽,去追寻那历史仅存的一道梦影。在这些历代贤达中,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改变寒山寺以往无志历史的代表人物,那就是清末民初的叶昌炽先生。叶昌炽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版本学家、金石学家,精校勘,擅书法,著述丰富。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  相似文献   
5.
苏州园林     
对苏州的印象,最早来自于小学语文课本上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当然还有那脍炙人口的诗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后来看电视才知道,风流才子唐伯虎的故乡也是苏州。4000多年的历史沉淀,加上数不胜数的诗词歌赋,让苏州在中国闻名遐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传得太久远、太广泛了。于是没到苏州之前,单凭想象,总觉得必是繁华得有些近于糜糜靡靡的样儿。  相似文献   
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国唐代大诗人张继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诗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东邻日本也是妇孺皆知。这首千古绝唱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  相似文献   
7.
江南古刹寒山寺.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一诗而名扬中外。相传唐贞观(1056-1063)中天台高僧寒山、拾得曾止于此,故名寒山寺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宋间称普明禅院或枫桥寺.南宋末年始称寒山寺。  相似文献   
8.
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碑也都顺理成章地置于寒山寺。这首诗同样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1937年12月,日寇侵占南京及长江下游地区,日酋松井石根还在寒山寺与石碑合影,甚至想把这块诗碑运回本国,据为己有,但终未得逞。复制碑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刻制,现还置于南京总统府。这块石碑不仅作过汉奸们献媚日寇的道具,也引出过一曲荡气回肠的保护国宝壮歌,至今还有一些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9.
听不到那沧桑的钟声,见不到那夜泊的客船,离去吧,别把点点泪滴浸湿一个纯真的梦。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12,(6):94-94
唐代诗人张继,仅仅因一首诗就名传千古。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让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诗人张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