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华与颖拓     
贾双喜 《收藏家》2007,(3):56-60
姚华(1876-1930年),一名芝,字一鄂,又字重光,号茫父,别署老茫,室名猗室。晚年借居于北京宣武门外莲花寺,又号莲花陁,故又署弗堂,寓半佛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北京白云观出土战国陶罐上的陶文"■"字做出考释,认为此字即"蓟",从而证实了陶罐出土的白云观遗址附近就是战国燕国上都蓟城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宣武门内大街西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古老街巷,虽与繁华喧闹的西单南大街为邻,然路不宽,古槐夹道,显得清幽安谧。此街自明、清以来即与名人结缘。明宣宗朱瞻基之女顺德公主,其婿名石瑕,是为石驸马。居此,此地遂名石驸马大街。此地名由明、清、民国至解放后,一直沿用了五百多年,直至“文革”初期破“四旧”时,始改名“新文化街”。  相似文献   
4.
祁寯藻,寿阳县人,晚清重臣,当过同治帝的老师和道光、咸丰帝的讲官,世称“三代帝师”、“寿阳相国”。不仅爵位显赫,同时又是诗坛主持,书法大家,享有盛誉。清代宣武门外上斜街有一名人故居“小秀野草堂”,“小秀野”匾额是清代学者查嗣瑮所写。草堂主人叫顾嗣立(1665—1742),字侠君,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在家乡的读书处取名为“秀野草堂”,  相似文献   
5.
高亮 《中华遗产》2011,(8):156-159
夜深了,一支鹅毛笔正在信纸上疾走,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北京宣武门肉的南堂,耶稣会传教士刘松龄正在写信。就像一个秘密工作者,为了防止清朝官员的检查,他总是在“信差”临走之前写信,然后立即交来人带走.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哥     
许多人来北京听到的第一句京腔来自北京的哥。在西客站阴暗又气味可疑的停车道里,你会听见的哥对着后视镜问:“您去哪儿?”你要去公主坟,或者宣武门,或者马连道,那张脸立刻因失望而黯淡下来,嘴里咕哝两句,不情愿地踩下油门,极个别的还会扭过头来看着你:“您会走吗?”潜台词是:我排队排了一小时,  相似文献   
7.
赵洛 《北京文史》2000,(2):13-14
我喜欢念诗人、词客写古都的诗词。当我看到明末清初词人陈其年曾两度在宣武门畔作客,十分亲切。念到他写这葱郁皇都、紫陌朱甍充满了感情,气势豪迈而苍凉激越,又张口咋舌。写出来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8.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是北京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宣南文化在北京历史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随着北京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宣南文化研究,更成为热点。宣南在历史上泛指宣武门外一带,现今的宣武区是宣南文化的发祥之地。在论及宣南文化同北京文化的关系时,形成三种互相辅济的观点,即源头说、缩影说和精华说。三说结合考察,可以窥见宣南文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09,(2):71-71
在明朝,北京房子可分成三类。一类叫“大房”,盖在北安门、宣武门、海子桥、钟鼓楼附近,共有443间;一类叫“小房”,盖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附近,共有329间;还有一类叫“中房”,盖在西直门内,共有29间。当时说的“大房”、“小房”和“中房”,指的显然是豪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历史化研究中,对“宣南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宣南”是地理概念,指北京宣武门外以南地区。据北京史专家叶祖孚讲,明代今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以南,东至潘家河沿,西至教子胡同一带叫“宣南坊”;到清代时逐渐把宣武门以南地区都叫成“宣南”,人唱酬歌咏,也习惯在自己作后面提名时署上“宣南”两字。“化”是指清代在宣南这一地区形成的各种化现象,特别是士人化现象。清代和民国时期,已经有“宣南士乡”之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