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时学谈到儒家思想,取排斥态度,往往强调其大一统、一元论等,以为与现代多元社会实不相容;持同情态度,则喜宣扬其家庭价值、工作伦理、个人服从社会之类,以为有助於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谈到清代的儒学,则不是侧重其“科学”的朴学传统,张皇其“实学”倾向,  相似文献   
2.
在思想史研究领域,明末清初的思想界从来不曾寂寞。学者们为它贴上了“实学”、“经世”、“启蒙”等各种标签。吴震先生的新著《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9月)则为这一阶段的思想贴上了“劝善”的标签。全书除《导论》外,下分《明末清初劝善思想溯源》、《阳明心学与劝善运动》、《晚明心学与宗教趋向》、  相似文献   
3.
郑樵在《通志》中提倡治史要坚持“会通”,认为只有会聚文献、贯通年代,才能周知远近,洞察古令。郑樵的“会通观”,既是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令之变”进步历史观的嵓坛泻头⒀铮侄院罄词费У姆⒄共钤兜挠跋臁W芙嵴夥菔费б挪杂谖颐侨鲜吨泄鷯史学思想的发展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一个进步团体,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并于同月15日呈请内务部备案,同时附组织简章,称该学会“以研究真实学术为宗旨”。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10,(6):2-5
中华民族的百年,是从屈辱到奋起,从改革到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百年潮》秉持"信史、实学、新知、美文"之宗旨,追踪百余年来影响中国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反映  相似文献   
6.
富丹江 《安徽史学》2005,(4):123-124
徐弘祖(1586-1641),字振之,别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世界地理学史上的杰出人物,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生活的时代处于明末,正是明末清初实学兴起并逐渐形成汹涌澎湃的思潮的时期.实学的兴起和发展,使当时的一些学者不再满足书斋生活,开始崇尚调查研究之风.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科学巨著,如李时珍、潘季驯、徐光启、宋应星、李之藻、李天经、杨廷筠、王徵、方以智和他们所编著编译的<本草纲目>、<河防一览>、<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崇祯历法>、<天工开物>、<同文算指>、<泰西奇器图说>、<物理小识>等.徐霞客生于这个时代,在实学思潮的影响下,决心摆脱传统的治学方法,毅然走出书斋,从事实地考察,干一番事业.可以说,当时盛行的实学思潮是导致徐霞客出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经世实学是儒学的一个学派.盛行于明末清初时期,是以崇实、通经致用为特征的学术思潮。一些学者面对明末的社会危机.反对理学空疏的学风.致力于天文历算、农学水利、化学药学、机械制造等实学的研究,更有部分人投身于忧国忧民的政治、军事运动中。在全国以顾炎武等为代表,在闽台则有黄道周、郑成功、陈永华等人努力实践。到康熙年间,由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康熙帝提倡朱子学,经世实学受到压制.逐渐转而形成注重朴实经史考证的清代汉学。然而,在乾隆、嘉庆以后,由于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逐步激化.一些有识之士重新提倡经世实学,用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朝朝鲜后期 ,特别是实学大盛的 18、19世纪 ,在朝鲜半岛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圆形世界图 ,在结构上它与西方世界地图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从内容来看它又仿佛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地理知识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独特的结构内容使人联想到实学的某些理论特征 ,通过分析比较 ,作者推断圆形世界图是李朝朝鲜知识分子的独创。  相似文献   
9.
遵照浙江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和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开展省志编修工作的意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于1986年底发文组织编纂《浙江省社会科学志》,并成立不专职的编辑部,开始修志。整个编纂工作大致经历了调查研究,确定入志学科;设计布局、草拟凡例、纲目,广泛征集意见;走访专家,落实学术研究编撰稿任务,试写初稿,然后反复修改、补充、复核等阶段,多数三易志稿,部分章、节作四五次修改。  相似文献   
10.
王源是清初颜李学派的重要传人,也是清初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作为遗民子弟,其交游经历与其学术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源一生的交游经历,既是一个遗民子弟在清初社会中境遇的缩影,也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其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则从个案的角度呈现了清初经世致用学风的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