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鹏忠 《丝绸之路》2009,(13):64-64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号葛城居王(安新古称葛城),河北安新人。清光绪七年(1881),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相似文献   
2.
夏昕 《文史博览》2014,(9):61-62
中国官场,可以缺明主,可以缺贤士,但从来就不缺圈子。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就将中国官场形形色色的圈子分析得非常透彻: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团体。出生于一省一县,视为“乡谊”;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视为“年谊”;同年的举人或进士就像学校里的同班一样,在原则上有彼此关照的义务。他们的考官则不消说是终身的恩师。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视为“婚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这些解释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官场“礼制”深入人心,做起来丝毫不以为舁样。官员们认为尊卑有序,不值得弄出风波  相似文献   
4.
《旅游纵览》2008,(6):70-75
<正>2008年4月15日由中共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官场乡党委乡政府承办,秦皇岛市旅游局、《旅游纵览》杂志社、秦皇岛摄影家协会协办的"秦皇岛·青龙首届官场  相似文献   
5.
少年时的袁世凯也曾单纯,阳光。有一年,家里唱堂会,请来南京诸多名角献艺。戏演到高潮,抚养袁世凯长大的叔父袁保庆触景生情,对只有10来岁的袁世凯意味深长地说:“官场犹如戏场,你看台上演的这些忠孝节义、生死离别,何等生动逼真,使人闻之动心,观之泣涕,但这一切都是假的。戏子之难,就难在把假做成真。官场也是这样子,最大的本事就在于装假的做工技巧。”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官场有这样一句话:“伴君如伴虎”,这是由无数封建官僚用鲜血换来的经验之谈。在那种时代,帝王不但把广大老百姓视同草芥,随意杀戮;对为他们效忠的大臣们,也是“生杀予夺,在一出口”(唐杜牧语),根据其政治需要,或仅由于个人的好恶,要关便关,要杀便杀,生存权也毫无保障。  相似文献   
7.
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前来中国传教.1582年8月到达澳门.是年传教士曾三度被允许进人中国,但未能建立居留点。经过一番活动.传教士于次年10月在肇庆取得立足之地。广东这次“对外开放”。并非因为大明帝国的国策有什么改变.更非如某些论者所说的广东一些地方官特别开明.整个过程不过是一场行贿与受贿的博弈.这就注定耶稣会士的中国之行必定焦头烂额.而且最后必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
王淼 《湖南文史》2010,(7):52-53
清朝光绪年间,照相作为一件时髦玩艺,渐渐盛行起来。凡是有几两银子的,不论三教九流、公卿布衣,都喜欢照上一张像留作纪念。特别是那些贵族子弟,更是爱得入迷,甚至穿上种种不伦不类、古怪离奇的服装化装照相,互相逗笑取乐。  相似文献   
9.
李华 《文史月刊》2010,(6):11-12
<正>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领导干部送礼之风"特别盛行"。此种歪风,与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亲自"作出表率",有着必然的联系。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及其一班人每逢到地方视察工作,必带上大批礼品,包括香烟、手表、电视机、器皿、金银饰品等等。其价值是相当可观的。如勃列日涅夫一  相似文献   
10.
德意志人曾经非常自豪地赞扬他们伟大的科学家莱布尼茨,说他"一个人就是一个科学院"。在中国的东汉,也有这么一个全能型的科学家,他就是张衡。张衡首先是一个卓越的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