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冠义 《古今谈》2004,(4):55-57
日本自明治以还,日本佛教中不少宗派相继沦为军国主义的帮凶。为了蒙骗佛教徒去充当侵略战争的炮灰,便挖空心思阉割佛教经典,炮制侵略有理、杀戮无罪的歪理。其中净土真宗和日莲宗表现得尤为恶劣。  相似文献   
2.
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净土宗是专修往生阿弥陀净土的一个宗派。净土宗,由北魏昙鸾开教,北齐道绰继之,至隋唐问,善导大师为宣传教义,将布施所得用以抄写《阿弥陀经》数万卷,并画《净土变相》300余壁。  相似文献   
3.
“江西诗派”的正式命名始於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主要由黄庭坚门下士与吕希哲门下士组成;该《图》的问世则与当时的朋党之争息息相关。吕本中以此《图》为“江西诗派”树旗扬帜,表现了他以文坛结盟的方式振作文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更昭示了他在党争中鲜明的政治立场。事实上,“江西”诗人的苇体关系的形成首先以相同的政治倾向为纽带,他们的政治命运与文学地位的升降起伏,也是党争双方的势力彼此消长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西诗派”首先是由政治上的党争分野而成的一个文人苇体,其次才是文学意义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4.
渤海政权堪称唐朝时期的"海东盛国",其佛教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组成,其中渤海上京城的佛教文化是佛教文化传播兴盛的杰出代表。渤海有许多著名寺庙,并且出土了大量的佛像,城内的二号佛寺址,所遗石灯幢一座,这是渤海佛教文化之中的精品,这些都说明了渤海上京城的佛教文化之盛。佛教之中主要宗派,例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八个宗派在渤海时期也有流行。  相似文献   
5.
魏晋以降,佛教、道教崛起,与儒家鼎立为三,儒家丧失了两汉时期的独尊地位。佛教以其精致的思辨哲学替代玄学以后,佛教哲学的重点逐渐由本性转向心性。各宗派的心性论以真如本体为依托,把认识论与修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探讨人的本质及其与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活动规律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一整套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理论。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在哲学思想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道教向佛教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讲义,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6.
薛翘 《南方文物》2000,(1):75-79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明帝时期,经过两晋至隋的五百多年发展,到了七世纪的唐代已达到鼎盛时期。唐代是个开放性社会,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佛教的许多宗派相继传入中国,而密宗就是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新宗派。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传入江门市区始于1871年,到建国前共有9个基督教宗派在江门市区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8.
柳夏  陈团结 《中华遗产》2014,(12):110-125
佛教四大名山闻名遐迩,鲜为人知的是中国还有一座山——终南山,堪称佛教诸宗的祖山,大乘佛教九宗中有六宗祖庭集于此处。佛教进入中国初期,并没有宗派之分,而当佛教走人山川形胜的终南秘境,仰对峰峦、俯拾河溪,却体会出更多佛法的真味。山寺与山僧的修炼历程,即是终南山梵音响起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张君梅  许外芳 《古籍研究》2001,(3):70-74,134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自唐初兴起之后,便以其燎原之势遍及南北,六祖慧能以后,标榜为南方宗旨的南宗禅逐渐成为禅法的主流。柳宗元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撰《赐谥大鉴禅师碑并序》称:“其说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然而,曹溪禅之盛行并不表明其他禅法已完全销声匿迹,至少在柳宗元生活的时代,还流传着曹溪之外的其他禅法。即便是柳宗元本人,其禅观主要也不来源于当时盛行的禅宗。弄清楚柳宗元的禅观及其渊源,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禅学的全面认识,同时又可从中窥得佛学对柳宗元思想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阶教徒的判别标准有一定的模糊性,除了明显的几条判别标准外,凡是涉及到与三阶教有密切关系而又不是三阶教徒所独有的特征时,应总体上综合判定而不应一看到这些词汇就不加分析地认定是三阶教徒。三阶教《七阶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与《七阶礼》抄写在一起的很多礼忏文虽然在大的范围内可与《七阶礼》归为一个系统,但多数却并不属于《七阶礼》系统。不应仅仅站在净土教等宗派的立场上看它们对三阶教的非难,还必须结合三阶教典籍对这些批判进行回应,如此才能完整地把握三阶教与其他宗派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