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名臣吕惠卿撰写的《孝经传》久已亡佚,本文的目的是据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草书译本窥见吕惠卿原作的基本内容。文中分析了吕惠卿的序言并尝试解读了《孝经传》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五刑》、《广要道》五章,讨认了不见于史书记载的吕惠卿的几个职衔以及西夏中晚期教育的基本情况,指出西夏政府从来也没有以《孝经》为代表的中原典籍译本作为正式颁布的科举教材。  相似文献   
2.
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绢本水墨长卷《孝经图》,被公认为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作品。其中,与《孝经·纪孝行章》文字相对应的第七幅画面,所绘内容被学界认定为"老莱子娱亲"。本文结合考古发现材料,对此提出不同的见解:所谓"老莱子"形象实际应是身着袍服、头戴胡帽的舞蹈孩童,整个画面表现的是子孙两辈孝亲、娱亲的场景。  相似文献   
3.
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的《姚孝经砖文》所记为冢地买卖之事, 当归入买地券类。但学界未能审查,而以其为“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东汉墓志”, 以至以讹传讹, 误人视听。本文则对《姚孝经砖文》的内容重新进行简释,并对学界的误说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4.
陈雪峰 《岭南文史》2008,(3):97-102
陈济棠鼓吹在广东中小学进行读经 1933年6月18日,陈济棠向西南政务委员会提出,请通令全省学校恢复读经。并拟具“正学风办法”;(一)由教育厅将《孝经》、《四书》摘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编为经学教科书;(二)大、中、小各级学校以经学为主科,每星期至少授课六小时;(三)作文命题,经学题应占其大半;(四)唱歌一科,将诗经及古圣贤之雄壮诗词采入,以“养成浩然之气”;(五)考试成绩,以操行为重。  相似文献   
5.
当席卷千军的黄巾军向都城杀来的时候,竟然有人献策“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这就是“诵《孝经》以退黄巾”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郑玄为《孝经》作注,见于多种文献记载和目录书著录,本不值得怀疑,但因此书系郑玄晚年之作,未及传授给弟子,故多数弟子不知,加之其孙郑小同传出时题为"郑氏注",久之遂有学者质疑。先是南朝萧齐陆澄提出"观其用辞,不与注书相类",唐修《隋书·经籍志》沿袭其说,刘知几又提出"十二验"以疑之,甚至还有人提出"康城胤孙"说和"郑称"说,遂造成一定混乱。对此,历代学者,特别是清朝学者多予以驳斥,今列举其说并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7.
据顾言武的《日知录》考证,《尔雅》人经应在唐代。唐宗时,在原有“九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尔雅》三部书,为“十二经”。宋代,《孟子》人经,始有“十三经”之称。  相似文献   
8.
萧放 《民俗研究》2015,(2):31-35
孝文化是以"孝"为核心的文化现象,包括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的行为准则两大方面。孝文化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历史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发展到极致。近代以来,随着王朝的覆灭、家族的崩解,孝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直接造成当代社会的普遍道德危机。当下,可从诵读经典与加强孝道文化实践两大方面入手,实现孝文化的回归,这对于凝聚家庭、和谐社会、培育感恩意识与家国情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成爱 《文献》2020,(1):56-64
在出土后的将近50年时间里,定县汉简《儒家者言》的第24章一直未得到确切的考释。其实,简文与《风俗通义》所引《孝经》相同,以此为突破口,可以确定此章为带有经说的《孝经》,是现存最早的经传合璧的《孝经》抄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0.
隋代经学家刘炫自创“述议”解经体,其所作诸经《述议》曾被孔颖达选作《毛诗正义》、《春秋左氏正义》的底本,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其书自晚唐五代亡佚后,中土学者即难睹其真颜,至20世纪中叶,乃有《孝经述议》残卷重见于日本。本文以此残卷为中心,对刘炫创立“述议”体的原因、“述议”体的解经特点、刘炫的经学思想与解经风尚、《孝经述议》在中土的亡佚及其在日本的流传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对《孝经述议》残卷中大量引文的辑佚、校勘价值进行了初步的列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