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粹之 《中华遗产》2023,(6):140-147
《西游记》里的国度,往往有浓重的现实基底,哪怕是到了异域番邦的天竺境内,也不脱中土世界的景象。违和,却很合理。它们源自现实,映照现实,隐喻现实。消费时代的降临成化二十年(1484年),巡按浙江监察御史林诚痛心疾首地向朝廷控诉他在江南所见的穷奢极欲之风。  相似文献   
2.
豫川 《中国西藏》2014,(3):28-31
因明是佛教五明之一,起初为佛家论义之方便法,用于与其他各派、甚至是大小乘之间的辩论。“因明”这一词语首先出现于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中,玄奘在印度那烂陀寺求法时,曾运用因明多次破斥外来论师的邪见,名震天竺。他回国后,创立了唯识宗,大大推动了中国因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卫东 《风景名胜》2010,(11):72-79
挥别大漠骆驼草当天行程:乌鲁木齐——吐鲁番 18时许,飞机开始降低高度准备在乌鲁木齐机场着陆,从左侧舷窗望去,夕阳下红云之间山天雪峰呈金色连绵不绝向西北方延伸。一千三百年前,唐玄奘大法师就是翻过了这山脉(古称凌山)去天竺(今印度一带)取回真经。今天我将沿着大师的足迹,翻越天山最终到达印度。  相似文献   
4.
葛金根 《收藏家》2010,(2):31-36
自东汉“白马驮经”佛教从西域天竺传入中国,经长期弘传,逐步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佛教的传入与迅速流布,最初是以“设像传道”为基本手段的,让人顶礼膜拜的佛教造像,便于系念观想的佛教绘画一一应运而生。故佛教在中国又被称为“像教”,反映了许多人是通过“像”来接受并认识佛教的。  相似文献   
5.
天堂谷     
吉隆是有故事的。吉隆之美,除却青山不老的吉隆沟,碧如璞玉的佩枯错,其丰肺的人文及宗教内涵,更值得人称道与关注。这是一条超越千年的历史古道,是当时大唐通往天竺距离最近最为便捷的路径,大唐著名外交探险家王玄策从这里数次出使天竺.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与南亚在佛教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南亚的佛教雕刻与绘画技艺随之传入中土。2015年大同新出土的彩绘石椁板即用"天竺遗法"绘制而成。这种绘画技法应用广泛,印度阿旃陀石窟、斯里兰卡狮子岩壁画和中国新疆克孜尔石窟与敦煌莫高窟等早期壁画都留有遗迹。据文献记载,"天竺遗法"在六世纪前半叶已传入南朝。新出土的彩绘佛像石椁板为北魏中后期遗存,由此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现存最早采用"天竺遗法"绘画的标本,比建康一乘寺"凹凸花"的绘制时间提早了约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7.
怀念朱福南     
很想写一点纪念朱福南的片言只语,但不知从何落笔。恰好这几天写了一首《怀念福南》的藏头诗:“怀抱五堡寻真理,念及黎民探终生。福音不闻隐天竺,南无佛国了金身。”就以藏头诗作引子吧。  相似文献   
8.
网亮 《福建旅游》2004,(9):38-39
玄奘(602-664),俗名陈祎,河南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县)人,生于官吏家庭。  相似文献   
9.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09,(3):88-89
藏文创始人吞弥&;#183;桑布扎吞米&;#183;桑布扎的吞弥为地名,桑布扎是梵音,意为西藏贤哲,是印度人对他的尊称。公元7世纪,吞弥&;#183;桑布扎降生在涅地(今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是吐蕃王松赞干布时的七贤臣之一,官至御前大臣。吞弥&;#183;桑布扎曾带领16名藏族青年前往天竺(今印度),学习了古梵文和天竺文字。返藏后,他借鉴梵文字母制定出4个元音、30个辅音字母,  相似文献   
10.
徐照 《风景名胜》2011,(2):16-16
当梦中的天竺在杭州坐落,当千年古刹在树林中掩映,当暮鼓晨钟、佛语轻吟在耳畔回荡……我们追寻着缘的脚步,聆听世外的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