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外来人口骤增。据不完全统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有2万多犹太人来到哈尔滨。他们在哈尔滨从事的经济、文化活动,给哈尔滨的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哈尔滨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秦晖教授的家,在靠近清华校园的蓝旗营小区。如果有双眼睛自空中俯瞰,会看到这个位于10楼的120多平米的小格子里,堆满了书。一捆捆,一摞摞,以集团军方阵的样式占据了书架之外的客厅、阳台、过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地区深圳作为研究区域,以居住在城中村的外来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居住现状以及购房意愿,并分析其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通过影响住房改善需求、未来发展规划、购房能力等,户主年龄、户主学历、住深时间、家庭收入、现住房的租金以及满意度、户主户口以及留深发展意愿对城中村外来人口家庭购房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大批外来人口不断地涌入汕头。在这庞大的外来人口中夹杂着一支另类队伍——乞丐。乞讨者大都认为这里生活好,又是特区,钱容易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汕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要解决的是“肚皮”的问题,而近20年来则主要是“钱袋”的问题。乞丐的泛滥给粤东中心城市汕头带来了治安、交通、疾病的传播等种种社会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让全世界忘记上海,记住孟买。”每个到过孟买的中国人,想必都不会对这句标语感到陌生。期望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孟买,每年吸引着将近100万的外来人口。他们怀揣着形形色色的梦想,涌入这座印度最重要的国际商业港口,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同时,也创造了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这个印度铁路交通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广州客村代表典型的城市混居地段,创新性地从空间维度测度本地人与外来人群体的社会隔离程度,包括其社交对象的地域分布差异及空间活动轨迹的差异。基于社会学二模网络理论,建立空间共场性的概念,测度两类人群的社会隔离程度。研究发现:客村外来人群体的社交对象具有鲜明的迁出地指向特征;本地人与外来人两类群体的空间活动轨迹呈现显著分异,体现为使用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开敞空间的区隔;通过两类群体之间及各自内部的共场度测度,发现外来人群体过于离散的空间活动轨迹不利于其获取社会网络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姚欣 《南方文物》2013,(3):172-175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九江辟为通商口岸,长江中下游成为重要的商贸区。大量外国传教士、商贾涌入,他们建造教堂,开办学校、医院等,殖民势力强势入侵,外来人口日益增多。每当夏秋之际,这一带酷热难熬,瘟疫流行,武汉、九江尤胜,寻找避暑地的工作刻不容缓。1886年,来自英国肯特郡、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22岁的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李德立上了庐山(图一),在中国教士戴古臣带领下,翻山越岭,艰难跋涉在荆棘密布、荒芜人烟的山道,足迹踏遍全境。当登临庐山东谷女儿城高地,发现长冲一带地势平坦,植被丛生,水源充足,阳光明媚,极适宜居住。精明、果敢的李  相似文献   
8.
最近,南京重建大报恩寺及塔工程已进行实质性征地拆迁阶段.一批与大报恩塔的相关地名将随着拆迁的进程而消失。它们分别是:宝塔山、宝塔顶、南宝塔根、北宝塔根、南山门、北山门.北山门后、宝塔山十一巷,宝塔山四巷、宝塔山三十八巷、宝塔山六十六巷、锅底牢等。这些地名的产生与形成来自三个时间段:第一阶段是大报恩寺建成以后.产生了南山门、北山门、锅底牢地名;第二阶段是晚清咸丰年问寺毁塔倒。大报恩寺成为一片废墟,百姓在此建房居住形成宝塔山、宝塔项等地名;第三阶段是解放初期,随着外来人口增加,以某门牌号码形成的巷。如宝塔山11巷、4巷、34巷、38巷等。  相似文献   
9.
微博热议     
《环球人物》2012,(32):18
环球人物杂志Ⅴ:不少北京市民在网上发表意见,担心放开异地高考,外地考生会挤占北京考生的利益,并就此与非京籍家长辩论。有家长表示,异地高考政策一旦放开,将导致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让孩子面临更激烈竞争,外来人口快速增加已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相似文献   
10.
《江苏地方志》2007,(5):I0004
该镇位于武进中心城区,全镇面积84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37个行政村、22个社区,常住人口12.5万,外来人口17.5万,是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卫生镇,两次荣获“中国乡镇之星”的殊荣,在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色织协会命名为“中国织造名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