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孙仁宗 《世界历史》2005,(4):128-13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法西斯主义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数不清的灾难,留下了沉痛教训。可是,对于法西斯主义究竟是什么,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为昔日法西斯开脱罪责、高唱赞歌的也大有人在。当今各种新法西斯主义在60多个国家存在,肃清法西斯主义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因此,法西斯主义研究不仅是重大的学术课题,也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墨索里尼是臭名昭著的意大利法西斯头子,罪行累累的二战三元凶之一。但在青年时代,他却是一个激进的社会党人,被人们奉为"反战英雄"。早期的热血青年1883年7月29日,贝尼托·墨索里尼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弗利省雷达皮奥市郊区一个名叫维多亚的村子里。他的父亲虽是个铁匠,但政治嗅觉十分灵敏,曾当选为雷达皮奥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早期,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独裁统治。从考察意大利的法西斯体制入手,兼与同一时期极权纳粹德国比较,可归结出意大利法西斯体制的三个特点:相对薄弱的政治控制;颇受制衡的个人独裁;独具特色的“职团国家”,并由此而引发我们对西欧政治文明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 ,英国终止了对意大利的制裁并力图恢复先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几经周折 ,英国先后与意大利签订了关于地中海西部维持原状的宣言和英意协定。英国的目的在于维持地中海局势的稳定并分化意大利与德国 ,但由于英国一味迁就意大利 ,反使意大利更加蔑视英国 ,英国对意绥靖政策终于破产。  相似文献   
6.
贝尼托·墨索里尼,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独裁者,1883年7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布瑞达皮耶。1919年3月,他聚集近200名共和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工团主义者和不得意的社会主义者,以“战斗的法西斯”自称,组建成立法西斯党。该组织成员身穿黑衫,在全国各地进行叛乱和种种恐怖活动。1922年夏,由于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意大利爆发了全国性大罢工。墨索里尼借机威胁:如果政府不能阻止罢工,法西斯党就出面采取行动遏制罢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遗产》2007,(4):109-10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意大利建筑公司Lattanzi SRL签订合同,在埃塞俄比亚的原址重建阿克苏姆方尖碑。这座方尖碑是阿克苏姆世界遗产中的第二大石碑。1937年被墨索里尼的军队运往罗马,68年后的2005年4月,意大利政府决定将方尖碑归还埃塞俄比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933年3月,热河沦陷,举国一致谴责蒋介石及张学良,国民政府监察院高一涵等6名委员,对失职者提出弹劾案。张学良致电国民党中央,表示引咎辞职。辞职后的张学良,游历了欧洲。在一年多的欧游中,对张学良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对德意等国的参观访问,他片面地看到德国、意大利两国军民对领袖绝对服从,国家整齐有序,进而错误地认为一盘散沙的中国,只能依靠希特勒、墨索里尼那样的独裁者,用全体主义方法来统帅,才能抵抗日本侵略。所以回国以后,他力图成立一个法西  相似文献   
9.
10.
《文史月刊》2013,(5):14-20
为了梦想去打仗——意大利挑起二战,是因为墨索里尼渴望实现他恢复大罗马帝国的梦想。这场战争,说白了,就他一个人想打,对其他人来说,都是浮云。一、墨索里尼退学之后,给世界留了一句豪言壮语:"我要让这个世界因我而颤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