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50年的岁月,仿佛还没来得及去想,时光就不见了。记忆中那些熟悉稚嫩的脸蛋,恐怕早已如我这般青丝转白发,添了许多沧桑。尽管这样,那些陈年旧影却依旧在回忆里清晰地闪现着。万里之外,突然接到郑桂森的微信。他说,我们城南小学二班的同学要出一本书,都设计好了,书名也有了,希望我也写一篇加在里面。随即,他把封面用微信传给了我。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城南小学的大  相似文献   
2.
晏建怀 《文史天地》2014,(10):34-37
正提起南宋张栻,人们想到的便会是"朱张会讲"、"孔庙先儒"、"湖湘学派"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名词术语。的确,张栻与朱熹讲学于岳麓书院,成为儒学史上一大盛事;张栻家学深厚,师承当代名儒多人,兼收博采而又能独出己见,著作等身,遂成一代理学大师,从祀于孔庙;张栻从小扎根于湖湘之地,长期主持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吸引了全国成千上万的学子前来求学问道,有人甚至"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使"湖湘学派"成为了名极当时、影响深  相似文献   
3.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台湾作家。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童年时代在北京长大,1948年返回台湾。从五十年代至今,已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共43部。林海音以小说《城南旧事》享誉文坛,《冬阳·童年·骆驼队》即是该书的出版后记。千金难买是童年,童年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童年生活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4.
《文物世界》2015,(2):2
<正>丁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南4公里汾河东岸,是明清民宅建筑群。村内有明清民宅院落33座,房舍498间,占村庄大部分面积,是明清时期丁村的原有布局,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一件件精美的雕刻,都放射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据初步统计,留存至今的中国古代书院不过千余所。按照保护状况,大致可以分成各级学校、地名单位、旅游景点、文物遗存、文保单位等几种情况。其中以学校与文物遗存形式存在的居多。由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古代书院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存在着建筑损毁严重,建设性破坏依旧存在,缺乏对书院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与传播,偏重于单项功能的发展,难以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隶属于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传统书院保护利用可资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刘一昕 《神州》2013,(21):8-8
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以诚挚的感情和笔触追述了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的“我”身边的一系列旧事。小说通过“告别”这一主题,即告别故乡、告别亲友、告别童年,浸透着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7.
谢小红 《沧桑》2008,(5):38-39
毛泽东母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前身是有"千年学府"之称的城南书院。文章考证了城南书院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底蕴对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民国初年,辞去大总统职务隐居于天津租界的徐世昌正在修编《晚晴簃诗汇》,在这部清代诗歌总集里,徐世昌收录了一首题为《秋夜》的诗——"蟋蟀啼不止,虚斋秋夜长。隔帘见河汉,云影淡微茫。竹树弄疏响,罗衣生嫩凉。流萤解人意,来照读书床。"这诗写得虽不算出彩,倒也流露出怡然自得的雅兴,读来觉得平静祥和。写诗的人叫胡恩燮,徐世昌编诗稿时他已离世多年,只在金陵城南留下了一座以"愚"为名的宅院,以及一段并不为太多人所知的"愚者"往事。  相似文献   
9.
舒了 《北京文史》2000,(1):26-27
提起夏仁虎,现今的人可能感到陌生。而提起林海音,也许有人还会想到电影《城南旧事》一书原著的作者。这两个距离很近,但又属于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物,一个随着光阴的流逝,早已走得很远很远,一个随着社会的变迁,也远在天边,到了耄耋之年。然而他们给我们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和精神财富,确值得我们永远爱惜与珍藏。因为他们所记述的往事,就曾经发生在我们的身旁。  相似文献   
10.
王尧礼 《贵州文史丛刊》2014,(4):F0002-F0002
正浮玉桥是甲秀楼的一部分,它与楼同时刨自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即公元一五九八年,巡抚江东之建。甲秀楼南北两端都有桥,南端一孔较大,通往翠微园;北端九孔稍小,连结"城南胜境"石牌坊。一大与九小之间隔羞一段堤坝。浮玉桥是指相连的九孔。民国年间修马路,填埋了最北的两孔,剩下七孔。它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历经四百年的洪水冲击,至今仍然牢固。一九九六年,贵阳发大水,市区多处被淹,至有浮玉桥阻水宜拆之议,结果受到文史、文物界专家学者的坚决反对,当局也算从善如流,有关部门另求泻洪渠道。桥上有亭曰涵碧,方志上都说"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