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云溪 《铁军》2018,(12):40-41
原文江宁(1)之龙蟠(2),苏州之邓尉(3),杭州之西溪(4),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5)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6)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7)以绳(8)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9)直(10),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11)为业以求钱也。  相似文献   
2.
<正>用米粉、麦粉或豆粉等制作的块状食品,叫做"糕",这个字始于汉代。《说文解字》:"糕,饵属""九月初九已食‘蓬饵’"。食糕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周礼·天宫·笾人》论述笾人的职责时说:"放在笾里的美食,有面食饵饼。"《方言》:"饵"叫做糕,或叫做"餈"。糕,捣碎黍子做成的。1南京人食糕的历史悠久。隋唐时,出现了"花折鹅糕""梅檀糕"等名品。宋时,糕的品种更多了,新增了"小甑糕""五香糕""粟糕""蜜糕""蓬糕"等。工艺也更为复杂了,如五香糕,讲究糯米、粳米的配比,掺有芡实、人参、茯苓等中药材,成品既黏又松,既香且甜,还有健脾胃的功效。元时,糕"称斤两而卖之"。明时,糕的品种相当多,又新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中国人又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贡献?"2014年1月,笔者带着这两个大问题,开始了第二次欧洲之旅:在德国不莱梅的雅各布大学,讲授《大历史导论》和《中国古典哲学文献选读》。前一个问题是由"大历史"提出的;后一个问题正契合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大同梦",尤其是近来为人们所热议的"中国梦"。尽管这两个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而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对人类未来的关切之情。不  相似文献   
4.
武夷茶村     
杨乃运  雷发林 《旅游》2007,(5):50-55
曹墩,明朝那些茶事 在“典斋膳堂”的西大堂里等候村文书的时候大家除了看古,就是品茶.看古,品茶,“典斋膳堂”都是好地方。彭家大户的务滋堂,并列两个大厅,天井也大,天井下是条石垒的方池,方池周围有走水的槽。天井和厅堂之间只有柱子,没有隔断,  相似文献   
5.
多姿的春天     
正冬天已过,春天再次降临大地。春天是个会美容的阿姨。她为柳树妹妹的发丝戴满碧绿的发卡,她为龙爪槐哥哥的臂膀挂上绿色的毛;她让梨花姐姐穿上洁白的婚纱,她让迎春花姑娘套上金黄的连衣裙;她还为桃梅姐妹刺绣粉色的旗袍,为小草弟弟缝制青翠的外套。连人们都感  相似文献   
6.
正春天,万物复苏,冰河解冻。轻风染绿嫩柳,暖阳催开梅花。春天正是咱们南京人去梅花山赏梅的季节。周日,我和妈妈来到梅花山赏梅。一到梅花山,我就被满山盛开的梅花迷住了。放眼望去真是一片花的海洋,梅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红的、有绿的、有粉的……看得我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7.
正媲美圣灵的她,将春的福音,播送至大地上的每一处,赋予刚脱去冬装的人们新的活力;她将春日蓬勃的气息挂在每个人的脸庞上,她给了人们新的开始,给了大地春雨霏霏之滋润,她的歌声寄托于绿叶枝桠之间啼鸣的黄鹂鸟儿之曼吟,她的纤柔化作盈盈墨梅散发出清淡疏远的香气……她,就是春的使者,她带着春的气息来到了人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朝大诗人白居  相似文献   
8.
尼姑闲谭     
正作为旧时"三姑六婆"之一的尼姑,无论是在古小说中,还是在戏曲舞台上,不乏她们的身影与形象。我对尼姑的了解,实可追溯到在家乡的儿童时代。犹忆儿时生活在故乡越地的一个小镇,濒河而居,河岸对面就有一座尼姑庵,乡里人通常称之为"庵堂"。尽管横扫"四旧"之余,泥塑菩萨像或被拆毁,或被杂乱堆置一室,尼姑大多还俗,庵堂也已改作他用,面目全非,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听说庵堂这一称谓,且对庵堂中的尼姑有了好奇之心。在越剧的传统剧目中,有一出《庵堂认母》,故事出自《玉蜻蜓》中  相似文献   
9.
<正>在吴江的历史上,有一座桥堪称是吴江的代表,那就是始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年)的垂虹桥。当时吴江县治松陵镇,被古松江(即吴淞江)一分为二,今东门外还是一片泱泱泽国,百姓半居江南,半居江北,晨往暮归,均靠舟楫摆渡,而此处风大浪急,险象环生。于是垂虹桥便应势而建。初为木桥,东西长千余尺,取名利往桥。为方便路人歇息,桥两堍分别建有"汇泽""底定"两凉亭,桥中心则建"垂虹亭"。元代易木为石,下开62个桥洞,后增至72个和85个,明代  相似文献   
10.
正三垂岗,位于山西省长治北30里,本非什么名山大川,却因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而屡次被人提起,当年,李克用征讨孟方立邢州归来,在三垂岗置酒庆功,指着年方五岁的李存勖说"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呼!",李克用死后,李存勖戴孝出征,取得三垂岗战役的胜利,为其后的灭梁之战打下了基础。清代诗人严遂成写《三垂岗》诗,使三垂岗得到关注,毛泽东读史时手书这首诗,表示对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赞誉,更使三垂岗战役声名大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