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坎儿井     
《世界遗产》2014,(1):55-55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相似文献   
2.
《华夏地理》2010,(1):167-167
为了拍摄专题《消失的生命线》.集写作、摄影于一身的陈群可谓上天入地.生平第一次坐动力滑翔机,也第一次深入到地下40米处的坎儿井暗渠中。  相似文献   
3.
一首甜甜的新疆民歌将你我带入美丽神奇的新疆,让我们走进新疆吐哈绿洲,漫步在挂满珍珠的葡萄架下,品尝着甜甜的哈密瓜,聆听着绿荫下从坎儿并流出的丁冬泉水声。  相似文献   
4.
《山茶》2010,(1):72-91
在新疆,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一直被称作“火洲的生命线”,是当地经济文化得以存在发展的主动脉,也是边疆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面对科技发展和环境改变,坎儿井的命运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5.
《山茶》2010,(1):167-167
为了拍摄专题《消失的生命线》.集写作、摄影于一身的陈群可谓上天入地.生平第一次坐动力滑翔机,也第一次深入到地下40米处的坎儿井暗渠中。  相似文献   
6.
《华夏地理》2010,(1):72-91
在新疆,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一直被称作“火洲的生命线”,是当地经济文化得以存在发展的主动脉,也是边疆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面对科技发展和环境改变,坎儿井的命运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7.
赵莉 《丝绸之路》2003,(11):42-43
浩瀚的戈壁,一望无际。我们的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向吐鲁番以南十几公里处的火焰山驶去。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08,(4):52-57
在"天人合一"的宏大叙事里,中国古代水利史成为一部中华民族的骄傲史。在空间维度上,有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纵贯京、津、冀、鲁、苏、浙6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跨越10个纬度的京杭大运河;有楚国孙叔敖主持兴办的我国最早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这个"神州第一塘"在当时就有"灌田万顷"的规模;在宁夏平原,2000多年留下了30多条形如蛛网的渠道,如秦渠、汉渠、唐来(徕)渠等等,给当地带来了"塞上江南"和"西北粮仓"的美誉;新疆的坎儿井约1000多条,暗渠的总长度约5000公里,可与万里长城媲美……在时间维度上,沟通江淮的邗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有确切穿凿纪年的第一条大型运河;从秦、汉开始,在苏、沪、浙沿海筑起了一座由短塘扩展为长塘,由土塘进步到石塘,北起江苏连云港,南至浙江上虞的海岸长城——古海塘遗址;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如今,这些著名的水利工程的审美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实用性;伟大的民族工程给后世带来的价值财富,丰富了现代人的旅游体验,也提升了现代旅游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坎儿井专项调查统计,截止2010年,新疆吐鲁番地区现有已登记核查的坎儿井共1108条。其中有水坎儿井278条,干涸830条,总长度约4000公里,竖井总数超过10万个,总灌溉面积约占吐鲁番地区灌溉总面积的8%。表明坎儿井仍是当地发展农牧业生产和解决人畜安全引水问题的主要水源,坎儿井的延续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2009年吐鲁番地区文物水利部门联合起来对30条坎儿井实施掏捞加固,利用农闲时期施工。由政府出资经过培训的当地农民直接参与,为更大规模的坎儿井本体保护积累了经验,摸索出适合坎儿井的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10.
走近坎儿井     
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戈壁,常常走上几十里,数百里,都见不到一条小溪、河流,所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成了极为珍贵的东西。用“滴水贵如油”这样的话来形容,是丝毫也不过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