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冶萍铁路是东亚近代钢铁工业的生命线,是日本侵略与掠夺中国资源的运输线,是亚洲近代引进西方技术的活标本。中国应借鉴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申遗,抢救保护汉冶萍铁路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10,(5):1-1
<正>近年来,随着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各地的文化"遗产"意识幡然觉醒,遗产归属争夺也日益激烈,比如炎帝、舜、大禹、李白、朱熹、孙武,甚至西门庆、孙悟空的故里之争也在其列。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安阳曹操墓真假之争,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王方晗  王璐璐 《民俗研究》2023,(1):69-78+15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的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以物为本的本体保护,到以人为中心的社区、居民及遗产生存环境的整体保护的嬗变。社区、居民既是遗产的拥有者,亦是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力量。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和重大主题的文化资源,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对外展示中国形象,对内惠及民众,是中国设立国家文化公园的意义所在。在此过程中,要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国家文化公园节点;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品牌;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要把握好整体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关系、遗产活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遗产地发展与原住民生活的关系,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新机制,实现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兆峰  陈勤昌 《民俗研究》2023,(2):21-28+157-158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革命文化的根系和脉络。廓清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范例,探寻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成为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并以湖南桑植红色民歌为研究样本,透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文化基因要素,总结桑植民歌活态化保护利用的实践经验和传承挑战,最后从人格化传承、空间化保护、数字化再现和产业化利用等方面,系统构建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长效机制,以期为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预防性保护监测是推进文物建筑遗产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的重要抓手,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宁波市保国寺将预防性保护理念应用于工作实践,在国内较早启动了宁波保国寺北宋大殿科技保护监测体系的研发,经历了架构、更新、提升三个阶段,其实践经验与存在问题值得遗产保护管理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辛奕  左昊越 《风景名胜》2021,(5):0025-0025
本文以现代城市更新为时代背景,探寻现代城市更新改造思想转变,结合苏州市“姑苏·69 阁”文化创意产业园更新改造案例,探讨城市更新中旧工业区遗产更新、保护、再利用的相关原则、做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丛绿  李玉祥 《中华遗产》2005,(1):128-139
……被马蹄踩得铮亮的石板路,国内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寺,炊烟飘拂的青瓦房,古貌依旧的东寨门,飞檐出角的古戏台,沙溪——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铭刻着对历史千丝万缕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08,(30):16-17
广角镜10月6日,西藏当雄县一名牧民带着孩子从倒塌的房屋旁走过。5日23时52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发生6.8级地震,6日16时30分,当雄县发生6.6级地震  相似文献   
9.
虽然不是震中,但人们的生活已完全被地震改变当我正在网吧写这个稿子的时候,电脑摇晃了几下,网吧里的人群突然骚动起来,人们带着惊慌而警惕的眼神往外挤。我拿起脚下的行李,穿着邋遢,一头篷发,跟着人群往外挤。突然,又平静下来,人群回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精确地计算来划分地震等级。但在古代社会中,并没有系统的完备的震级划分标准,那么如何确定古代地震的震级。本文以明代华县地震为例,根据史料中相关数据的记载,对比现代地震震级的划分,从而对古代地震的震级做出一个初步的判定,希望对研究古代地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