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霞 《民俗研究》2002,2(2):158-165
信仰往往与特定的仪式联系在一起,而“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初夏的一天     
正翻开日历,才知道春姐姐已经悄悄地走了,夏哥哥就要来了。初夏不像盛夏那么赤日炎炎。清晨,就有一丝清新的阳光透过纱窗,告诉我们:天亮了,路边的小草和小花儿都长得很茂密,好像在说:"看,我多茂盛啊!"公园荷塘的荷叶好像在比谁更加美丽,它们说:"瞧,看我多像个大圆盘!"荷花才长出一朵朵小小的花苞,害羞地藏在荷叶后面,好像在跟游人们捉迷藏。  相似文献   
3.
四川安岳圣泉寺地藏十王龛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四川省安岳圣泉寺中的地藏十王龛像作了详细介绍,论及地藏十五龛像的状况及独特价值.认为其雕造时代应属五代,但表达更为精深.此龛构图的回旋特点,与四川绵阳北山院第9号晚唐地藏十王龛像有接近之处.通过实地调查,本文认为在四川与重庆地区地藏十王题材至少可分为三个环系,即绵阳与资中的晚唐龛像、内江与安岳并大足部分五代龛像、大足所存北宋及南宋龛像.  相似文献   
4.
吴若峰 《旅游》2005,(6):62-71
说实话,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这四大佛教圣地我只去过九华山,且不止一次地踏上这中国惟一有“木乃伊”的地藏菩萨圆寂之地。我是凡人俗子,对佛教并无太多研究,也并非去“大愿之地”许愿还愿,除去游山玩水,每次九华山之行都能使我感悟出一种坚定信念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朱坤 《文史月刊》2012,(Z3):4-6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道场形成后,地藏信仰开始在九华山民间传播,与本土信仰和文化相融合,成为九华山民俗的信仰核心.地藏信仰渐渐深入影响到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九华山民俗活动的内容,形成了以地藏菩萨为中心的民俗活动,其祭祀方式也因此与众不同.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自然成了民间组织和开展民俗活动的基她,寺庙是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地藏信仰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审美心理,形成了九华山民俗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魔方的精灵     
正同学们,你们都玩过魔方吧?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魔方真的是有魔力的哟!我是一个魔方迷,自从我们班开始流行这个游戏,我就深深地沉迷于这个游戏。我不仅吃饭能玩,走路能玩,看电视也能玩,最厉害的是我写作业的时候还能玩。当然,被老妈发现之后,每次都免不了受一顿皮肉之苦。也许是因为我经常玩魔方的关系吧,魔方诞生出了一种可爱的"魔法精灵",传染给了妈妈,又传染给了爸爸。这要是不传染还好,一传染可就出了大问题啦。自从老爸也迷上了魔方,他做起事来可就有点丢三落四、心不在焉,都被老妈臭骂过好几次了。有一天中午,老妈要给  相似文献   
7.
白文 《文物世界》2011,(1):40-46
关中淳化金川湾著名的三阶教刻经石窟,开凿于高宗龙朔二年至咸亨元年之间(662—670年),窟内所刻的八经有四部属三阶教主信行的作品。三阶教崇尚地藏,但淳化金川湾刻经石窟中却没有地藏形象。本文以刻经石窟中的《大方广十轮经》刻经为线索,对金川湾刻经石窟与地藏的关系以及金川湾刻经石窟的功能、性质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胡迟 《江淮文史》2013,(3):146-155
九华山庙会源于何时,至今难以定论。据旧志载,清中叶后,九华山庙会活动进入了常态化,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金乔觉圆寂的那一天,四方信徒、香客云集九华朝山进香、拜塔、朝拜天台,许多山民和手工艺者趁此机会互做买卖,民间艺人也趁此献艺,逐步形成了传统的九华山庙会。  相似文献   
9.
不相违背 江苏清凉院的清凉休复禅师,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年幼出家,19岁受具足戒,到各处寻访名师,参禅习教。后来在地藏院罗汉桂琛禅师门下悟道,得其法要。  相似文献   
10.
地藏菩萨诞日是中国民众信仰生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宗教节日,该节日并非来自印度佛教,而是唐宋以后地藏信仰不断中国化、民间化的一个结果。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该节日大约产生于明代中叶,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在北京以及江浙一带相当流行,衍生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宗教民俗活动,对民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了文人士大夫歌咏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