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果达 《纵横》2010,(6):44-48
西安事变前夕,有三位外国记者出现在西安:斯诺、斯诺夫人与史沫特莱。但在事变发生时,三人中却只剩下有共产国际背景的史沫特莱还在西安,似乎碰巧遇上了事变,从而成为当时唯一在西安向世界报道事变的外国新闻记者。从西安事变作为秘密战线一大杰作的角度来看,史沫特莱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岗位,应该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2.
1943年中英新约的签订,虽然没有使中国结束不平等条约的历史,但它是中国打破百年来不平等条约体系的重要转折。本文主要考察了中英新约签订的国际背景,指出新约的签订主要是二战期间英、美两个西方大国远东和全球战略交互作用的产物,是英、美推行其远东和全球战略的政治工具;但另一方面,新约的签订,与日本的压力,特别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日斗争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有内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民俗研究》2021,(5):5-13
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开展了学术研究,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发了对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传统学科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厘清其与这些学科(特别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归属、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AB合作在中国个案研究——真(理)社兼及其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真(理)社这个几近湮没无闻的团体在中共成立前夜曾活跃一时。对其成员构成、主要活动及与之相关组织的初步考察揭示了俄国布尔什雏克(B)同中国无政府主义和团体(A)的主动接触、联络与合作,以及促使后转向布尔什雏主义的努力。AB之能够合作,除了双方有共同的终极目标和阶段斗争对象外,苏俄与共产国际联合与团结国际无政府(工团)主义团体的策略和行动是直接动因。中国的AB合作有若干特殊因素。但主要是在当时国际背景下这种策略的具体实施和体现。  相似文献   
5.
张家康 《文史博览》2007,(12):30-32
1937年11月,王明被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派回国内。这位钦差大臣白恃有强硬的国际背景,根本不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放在眼里,在他主持长江局工作期间,目空一切,屡屡违反组织原则,擅白发号施令,公然与中共中央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6.
李东朗 《百年潮》2008,(12):61-66
王明具有国际背景,几乎人尽皆知.但是,王明到底有什么国际背景,目前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王明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红人",深得信任,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很大;另一种说法则是,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王明很有看法,有许多批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