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术界对六朝时期太学与国学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看法。有六朝国学始于东吴孙休时说,有东吴无国学说。有人认为南朝的太学与国学是两所并列的学校,有时两者同置,有时一存一废;有南朝只有国学而无太学说等。事实上东吴并无太学或国学存在;西晋开始在太学之中设置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校舍分离,号称“二学”;东晋先设太学,后又增设国学,并将“二学”校舍合并;南朝“太学”与“国学”为一校二名,由于国学以上层贵族子弟为培养对象,国学的地位和名声高于太学,因此“国学”常常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最高学府的习惯通称。  相似文献   
2.
元朝在忽必烈统治时期始设国子学,许衡首任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教育.许衡负责国子学教育期间,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规则上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风格,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基本上奠定了有元一代国子学教育的基础.元朝后期国子学在教学内容、方法和管理上虽然也曾进行过两次改革,即至大、皇庆年间吴澄改革国子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举,和延祐二年在教学管理上采用的国子学贡试之法,但从总体上看,改革的力度不大,基本上保持着许衡时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文献史料,对元大都孔庙、国子学的建设过程进行梳理,对建筑平面进行复原,确定其用地范围与基址规模,并通过分析探寻其设计规律与手法,发现设计中采用两套平格网.孔庙、国子学的基址规模与大都城市平格网的基准长度存在倍数关系,基址边界均在11步×12.5步的平格网线上;建筑群内部的平面布置受8步×10步的平格控制,总平面中重要控制线大多与网格线对应。根据这一规律,本文进一步对明清北京孔庙、国子监进行分析,发现明太祖、英宗两朝对元代孔庙、国子学展拓时,基址规模仍受元大都城市平格网控制,而永乐朝重建孔庙时沿用元代8步×10步的平格网,将东西廊庑分别向内收进一格,从而揭示元、明建筑模式与基址规模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