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结婚吧     
"我们结婚吧!"这是个狠招。一位失散已久的同学,小时候常有惊人之举,这次又让我大大惊叹了一回。话说在一次聚会上重遇,当时他仍单身,没有女朋友。可几个月后就忽然传来了婚讯。于是打听起这个闪婚的故事。据当事人透露,他在今年情人节向三位和他比较要好的女性朋友发了一条信息:"我们结婚吧!"收到三个回应:A很直接:神经病!B很泼辣:好,今晚洞房!C过了一段时间:真的吗?好!同学就开始了和C的交往,几个月后真的结婚了。  相似文献   
2.
<正>Acknowledgements are due to the Nordic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NIAS) in Copenhagen,Denmark,for allowing me to work there as a guest researcher in Tibetan Studies from 7 Aug,2007 till 30 Jul,2oo8 as well as from 19 Oct till 29 Nov,2010.Thanks goes to Assistant Professor Trine Brox,Associate Professor Robert Barnett,and guest professor Andreas Gruschke for giving me lots of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与现代框架下解放出来的农村社会具有独特的运作逻辑,它包含一种强大的超越时间的力量,能够自我延续。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韧性,来自于农村社会主体农民的民俗,而后者就是让农村社会历经中国社会转型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的主导力量。民俗构成了农村社会最为核心的部分,农村社会的主体将珍视的生活策略包裹在其中,凭借其回应社会变迁。将农村民俗变迁嵌入到中国转型中去探讨,根植于农村民俗变迁来记录和认识中国社会转型这一独特的历史进程,更能够深入而持久地洞悉在中国传统如何经过社会主义走到了现代。  相似文献   
4.
骆昌芹 《南京史志》2011,(11):23-24
在中学生的"早恋"困扰中,有这样一种类型:当事人卷入后,陷入回避不掉的烦恼,影响到整个生活。现在,坐在我面前的她,就是这样:她的脸涨得通红,嗫嚅着:"最近……我老是看不进去书……做不成作业……脑子乱哄哄的……""你是不是碰到什么麻烦了,很难静下心来?"我关注地给予回应。事情逐渐清楚了:就是初三快毕业的她,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男同学的身影,挥之不去。"我知道不对,而且又到了中考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5.
一、梨园屯教案中的"帝国主义"因素很高兴看到侯宜杰先生对我的商榷意见(《我看"义和团的真面目"——与侯宜杰先生商榷》,载《炎黄春秋》2012年第9期)的回应(《也谈"义和团的真面目"——回应周育民先生》,载《炎黄春秋》2012年第11期)。侯先生在回应文中,讲得最具体的是梨园屯教案。的确,这个教案在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中十分重要,它最终引发了揭起"扶清灭洋"大旗的  相似文献   
6.
汪筱千 《神州》2014,(14):166-166
在我国严重雾霾环境的影响下,环境法开始由问题驱动型向预防回应型转变。相比于重视治标管控的问题驱动型环境法,预防回应型环境法在手段上多元化,区域上多点化,思想上超前化,是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本文在介绍两种环境法的同时进行比较,重在突出环境保护理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利用当代国际政治学相关理论,阐述1888年至1904年西藏面临的安全环境,探讨英、俄两国在西藏的博弈与清政府的被动回应,以及清对西藏安全环境渐次认识和制定的相应安全战略,并对清政府的安全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转来的黄家生的信收到。就信中所述回复如下:信中提到的刘少奇到上海一事,全是被采访者的话,有录音为据;采访李振田是1998年在北京,采访陆熙昶则是2001年在上海,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刘少奇建国初来上海休假一事,  相似文献   
9.
曾玲 《世界历史》2004,(3):123-124
在海外华人研究领域,学者们多关注移民历史、政治活动、社群结构与变革、华商经济等课题,对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的研究,却如凤毛麟角。李元瑾撰写的《东西文化的撞击与新华知识分子的三种回应:邱菽园、林文庆、宋旺相的比较研究》( 2 0 0 1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  相似文献   
10.
罗福惠 《史学月刊》2005,1(4):33-3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把中国人妖魔化的“黄祸”论甚嚣尘上。对此,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属保守主义者的辜鸿铭,用外文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加以批驳。辜文主要从中西文化的不同性格入手,论证中国文明是高度发达的文明,中国人是深具“理性意识和道义感”的民族,并以具体事例证明一些在华西方人的言行不符合文明人的标准。他还指出各自“扩展”,即实现“知识和道德意义上”的“门户开放”,是消除双方恐惧和敌意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