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当今国内书界,大家只知唐德刚而不知周策纵,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件扫兴的事。值得庆幸的是,后浪公司近日引进了《周策纵作品集》且已开始陆续出版,首部出版的是《忆己怀人》。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10月2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播出了唐德刚先生病逝的消息,算是证实了上午的传闻。想到应该和唐太太吴昭文女士通个电话,便将越洋电话打到唐先生美国的住所,无人接听。唐先生晚年,和大陆沟通不算多,而他的研究建树,又基本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我算是在大陆与晚年唐德刚有过交往的人之一,觉得有义务记录下一些片断,便于为研究唐德刚先生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艳阳 《沧桑》2011,(5):83-85
《胡适口述自传》向人们清晰的展示了胡适一生的思想变化的脉络,是一本认识胡适的“入门”书。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那些几乎“喧宾夺主”的注,这些注有的是对胡适原文的注释,大部分是唐自己的发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注特点鲜明:直笔无隐,不为尊者讳;严谨求实,有“九分证据不说十分话”;文字幽默风趣,涉笔成趣。  相似文献   
4.
秦诤 《百年潮》2007,(5):60-65
关于胡适夫妇的情况,最常见的资料是康德刚《胡适杂忆》中的一章“较好的一半”,以及石原皋《闲话胡适》中的一章“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据唐德刚说,江冬秀晚年写了一份自传,那是一大卷铅笔写的稿子,虽然不善述文,别字连篇,却是一篇纯真朴素、最宝贵的史料。20世纪90年代初有人去台北胡适纪念馆寻访这份自传的下落,当时的馆长王志维说已经毁掉了,使寻访者怅然若失。令人欣慰的是,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收有胡适致江冬秀信129通(包括信函、电报和明信片),胡适档案中又存有江冬秀致胡适信135通(包括明信片),双方往返信函共264通。这是研究他们关系的第一手资料,最具权威性,惜未被研究者充分挖掘。现主要根据这批信函,对胡适夫妇的关系作一个粗线条的勾勒。  相似文献   
5.
读书     
《山茶》2009,(12):174-174
《五十年代的尘埃》 本书精选了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纽约发表的部分文章。其中《梅兰芳传稿》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论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我的女上司》等六篇小说.让我们得以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俄国的苍蝇和皮匠》为根据史学家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  相似文献   
6.
刘敬坤 《江淮文史》2006,(6):136-150
唐德刚是肥西人,今年已经87岁了。唐德刚的上人是淮军一位水师将领,平定太平天国后,在家乡买田置产,修建了唐家圩子。唐德刚是在安庆上的中学,1936年升入省立安庆高中;1937年抗战爆发,12月13日南京沦陷时,皖省震动,全省各公私立学校学生都自动散学回家了。唐德刚在安庆高中散  相似文献   
7.
石楠 《江淮文史》2006,(6):85-96
1981年,台湾《传记文学》开始连载唐德刚译注的《胡适口述自传》和唐德刚撰写的《胡适杂忆》。在《胡适口述自传》的开篇,写有《写在书前的译后感》和《编译说明》。他在两文中,概要地叙说了《胡适口述自传》这本书诞生的背景和成书经过。那是1950年代初,胡适旅居美国的时候,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胡适通过录音,经唐德刚记录、整理、编撰而成《胡适口述自传》,因为当时赶得匆忙,没有来得及仔细推敲勘校,只能算是部未定稿。1972年秋,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公布了部分中国名人口述自传,胡适的自传也在公布者之列。时隔多…  相似文献   
8.
著名历史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唐德刚先生在《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一文中这样写道:“李宗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历史和命运,三凑六合,却渐次提携他在中国军政两界的地位逐年上升,终于在国民党政权统治大陆的最后一年中,成为国家元首——有  相似文献   
9.
《李宗仁回忆录》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李宗仁的一生。唐德刚认为李宗仁有很高的历史地位,较多地保持了传统社会的若干品格,4--./,.尊敬;这本书在口述史学上具有开创之功;并力争做到客观实录,是难得的真实史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