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书推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3,(4):F0002-F0002
《汉唐海洋文献辑录》《汉唐海洋文献辑录》上下册,尚永琪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该书是一部海洋历史文化资料集,它以正史文献为中心,辑录了汉唐史部、子部和集部等文献中关于海洋的记载。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分别是两汉三国文献中的海洋记述、两晋南北朝文献中的海洋记述、隋唐五代文献中海洋记述。  相似文献   
2.
扬州发现两合石质墓志,其主人北宋秦咏及其夫人朱氏,应系北宋著名文士秦观之祖父母。秦氏祖茔江都西山,即今西湖镇蜀岗村吕庄组七仙墩一带。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可以对秦氏家族世系展开进一步考察,纠正秦氏家族部分成员在古代文献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名讳记载,部分成员应因避讳等原因存在更改名字的现象;还可厘清包括秦咏及孙男秦观在内的秦氏十代家族世系,以及主要成员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3.
新亚书院有风景。 几排细竹,三两株老榕,一池映天清水。远处是海,是山,是漂移着美丽卷积云的蓝天。  相似文献   
4.
书院是在我国唐宋期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方式,同时也是文化传播、学术酝酿及学术宣达的重要基地。书院的最初形式是藏书、校书之地,随后发展为聚徒讲学之地,到南宋时期,几乎取代官学,成为主要教育基地。书院所提倡的重学与提倡讲学之风,支配与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相似文献   
5.
庄宅房舍是人必须的基本生活设施。唐五代时期,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城市中房产交易渐趋活跃。从交易形式看,当时的房产交易包括租赁、绝卖、典贴、博换等多形式,从交易主体看又可以分为官民交易和民间交易。当时城市房产买卖、典贴及其相关法令政策等问题均呈现出特有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6.
肖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5(2):168-179,183
文章认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应始于明代弘治年间,最早应兴起于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一带;就其所建书院数量而言,整个明代云南各地所建书院大致可确定为78所。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当时全国各地书院建设大致同步,书院建设地域集中,书院一般由各地方官员动议而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王学入滇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倪亚清  张惠敏 《东南文化》2016,(4):38-42,2,68,129
2001年9月浙江省临安市文物馆组织清理了一座唐五代时期墓葬。墓葬平面略呈船形,为多耳室、多壁龛的券顶砖室石门单室墓。随葬器物以越窑青瓷器为主,有少量的银器和铜钱。墓葬年代早于临安青柯五代墓、晚于临安晚唐钱宽水丘氏夫妇墓。墓主人应为五代钱氏王室成员或功臣,很有可能为钱镠第二子钱元玑墓。该墓的发现为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墓葬形制、越窑瓷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6.从铅山到弋阳离开铅山的早晨,天空飘洒着绵绵不绝的小雨,被雨水淋湿的一切仿佛更能让人心动。在这里,走过了河口、石塘古镇,走过了鹅湖书院、辛弃疾广场以及  相似文献   
9.
五代墓志校点举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时期是近代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我们首次选择了五代时期的出土墓志文献进行研读,利用拓片对读录文,对其中的校勘、标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可商榷之处凡百余处。今选择其中20例,敷衍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多在书院讲学,他们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家训诗,是南宋家训诗创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家训诗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为:讲学、家教皆可;表现爱国主义情怀;表达理学教育观念;表达作者本人的理学思想;表达亲情五个方面.在文学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说理大于表情、“质木无文”与以“理”为审美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