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霄澜  赖思玉 《文博》2023,(3):12-34
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更新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雁塔区西等驾坡村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唐墓两百余座,8座出土墓志的墓葬年代明确,为研究唐中晚期中小型墓葬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日本学者狩野直喜与泷精一于1913年同赴大英博物院,调查斯坦因第二次中亚考察期间所获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物.本文作者曾依据狩野直喜、泷精一等人的调查报告,在《斯坦因与日本敦煌学》一书中列专节对此事件加以介绍.本文利用欧洲藏斯坦因考古档案中与此事件有关的新资料,对此事件的前因后果与详情细节进行补充性考证,可为国际敦煌学史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2012-2013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宁波奉化尚桥科技工业园物流中心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清理唐代墓葬19座,出土有"大中二年""大中元祀""唐明州"等字样的铭文砖,为研究区域内唐代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敦煌石室《晋史》写本记录东晋太兴二年二月至六月间事,属编年体,其文献归属迄今未有定论。先唐众家编年体晋史,“多用《左氏》以易旧闻”这一特点为孙盛《晋阳秋》所专有,敦煌石室《晋史》写本与其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先唐编年体晋史记录东晋元帝朝事者有曹嘉之《晋纪》、邓粲《晋纪》、孙盛《晋阳秋》、刘谦之《晋纪》四家。敦煌石室《晋史》写本和孙盛《晋阳秋》为追求叙事的完整性而打破年月限制的特点完全契合。与此同时,敦煌石室《晋史》写本对王敦的评价和《晋阳秋》一致而与邓粲《晋纪》相左又为追寻写本的归属指明了方向。上述证据表明,敦煌石室《晋史》写本当钞录自孙盛《晋阳秋》。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对宋元明清小说、戏曲以及现当代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关于唐传奇的流传、评点及研究,自唐以来代不乏人,然至20世纪才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颇为丰硕.文本的整理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20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对唐传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综观其发展过程,可相对分为20世纪前50年、50-70年代、最后20年及21世纪以来等四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整理研究成果的细致考察,总结梳理百余年间学界对唐传奇文献的整理研究脉络,探讨其主要收获与缺憾,以求鉴往知今,更好地服务于唐传奇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他早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5年奉派到苏联学习,此后在苏联空军工作战斗了二十八个春秋,曾荣获卫国战争勋章、红旗勋章、列宁勋章以及攻占柯尼斯堡奖章、苏联红军建军三十周年奖章等。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3日至7月29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配合基建施工,在通州区次渠镇发掘清理了几座唐、金时期的砖室墓,出土了一批随葬品,为研究唐、金时期北京地区的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日本僧人圆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引用中国相关史书,就唐武宗时"会昌佛难"之原因及其经过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984年12月28日,唐达成同志代表中国作协党组在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的预备会上传达了1984年12月20日中央书记处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胡耀邦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习仲勋、胡启立、万里、乔石、郝建秀出席,王兆国、林涧青列席)对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一开始,张光年同志汇报了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和主要报告。胡耀邦同志说,三个议题:一、主要报  相似文献   
10.
盛唐边塞诗多出现智将、飞将等积极形象,而中唐多将笔触放在下层士兵将领身上,高级将领则作为消极形象成为诗人批判的对象。这一转变最主要有两大方面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等促使两唐将士生存现状发生改变,诗人只是记录这一时代变迁的现实而已;二是两唐社会的反差使得文坛风向及文人创作心理有了转变,所以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具有此改变的印记。透视此时期边塞诗中将士形象的转变原因,有利于从一个角度明晰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