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婷 《文物天地》2021,(1):30-33
匾额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仅有说明建筑名称的作用,也起到激励教化的社会作用,而起到教化作用的匾额可以脱离建筑,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在古代社会,匾额分为官匾与私匾,官匾就是皇帝钦赐、朝廷官员官方题写的匾,官匾之外的便是私匾。除了标识类匾额外,具有教化功能的匾额按匾文内容再细分,一般分为科举功名匾、宣扬高尚品德的宣教类匾额、体现家族荣耀及祝福高寿老人的庆贺匾、表扬清明廉洁的清廉匾,等等。  相似文献   
2.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却较少关注。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幼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  相似文献   
3.
正民间童谣是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创造的,天然质朴、朗朗上口,在表现儿童情趣上尤为突出,历来受到人们尤其是孩子的欢迎。民间童谣在幼儿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早已被人们认识到,对儿童开朗乐观的性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齐玉 《攀登》2010,29(2):13-16
建设新青海,青海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品行修养,努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必须注重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能力;必须着力改进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5.
米兰 《风景名胜》2010,(12):40-41
"圆明"二字,"圆"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明"则意味政治业绩明光普照。这个具有佛学意涵的名字,在经历150年无休止的营造之后,最后成为东西长2415米、南北大概1890米广大空间的代称,同时,也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彰显国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朱丽娟 《神州》2012,(19):289-289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这些都是数学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枯燥乏味,巧妙利用情感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学中求乐、学中求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引起师生间的思维共鸣,其教学效果显著。可以看出情感是数学教学的润滑剂、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王慧 《神州》2012,(11):124-124
苟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在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品德修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积累也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是怎样学会说话的?那是我们一个字一个词的慢慢从父母老师那里学来的,先是发出一个含糊不清的字音,  相似文献   
8.
支燕丽 《神州》2012,(8):135-135
本文所讲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真棒》,第三课《做个“快乐鸟”》。  相似文献   
9.
支燕丽 《神州》2012,(5):53+55-53,55
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最鲜活、最肥沃的土壤永远是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儿童正是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感受、体会、领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确立生活信念,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充实。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情感内化、进行行为指导,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和实践课堂学习所得,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品质、发展生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杨文娟 《神州》2013,(27):126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让学生通过探究生活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等观点。根据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品德教学要将重点放在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和研究等社会实践的教学活动,其中社会实践调查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社会调查是小学品德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将小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社会实践调查中,很多的社会调查都只是形式,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促进社会实践调查来推进小学品德教学的效率,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