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的部分典型玉器的材料属性与制作工艺,用多种无损科技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现场分析,获取了玉器材质矿物组成、纹饰微观形貌、穿孔孔径及内部微痕特征、表面琢磨微痕等综合物理化学信息。基于科技分析结果,确定了玉器的材质属性以及玉器表面纹饰、钻孔、琢磨等制作工艺相关信息。结合考古学背景资料信息,探讨了长子口墓地出土玉器在材质、器形、功能与工艺之间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成婚所依六礼是在先秦时期就已确定了的谈婚论嫁的程序,六礼的完备记述见于《礼记》、《仪礼》,但其发端却远在西周初年:《诗经》婚恋诗中的兴象与六礼之制多相吻合,由此可窥一斑。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相似文献   
3.
乳钉夔纹盆形簋主要出土于关中地区,是探索先周文化铜器群的重要研究对象。根据乳钉、夔纹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可判断乳钉夔纹盆形簋的年代上限为殷墟文化第四期。根据纹饰特征可将关中地区商周之际的乳钉夔纹盆形簋分为三式,Ⅰ式的年代上限相当于殷墟文化第四期早段,Ⅱ式的年代跨先周晚期至西周初年,Ⅲ式的年代为西周早期。Ⅱ式簋主要出自关中地区商周之际的中小型墓葬,其背后反映的是关中地区在先周晚期的社会复杂化,中小贵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为西土集团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礼制基础。乳钉夔纹圆鼎也是探索先周文化铜器群的重要对象,与乳钉夔纹盆形簋的关系密切,两者以一鼎一簋方式构成的随葬铜器组合有可能早至先周晚期。随着西土集团的东进灭商,乳钉夔纹盆形簋和乳钉夔纹圆鼎在东方地区的出现已晚至西周早期。  相似文献   
4.
一牧野一战 ,周代殷而“光有天下”① 。然殷商王朝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大国 ,虽然商纣被杀 ,商国已亡 ,但盘踞在故殷京畿要地的殷商残余势力仍盘根错节 ,根深蒂固 ,故在殷、周鼎革之际 ,能否有效地将故殷京畿要地牢固地控制起来 ,“服惟弘王 ,应保殷民 ,……作新民”② ,使其“宅尔宅 ,畋尔田 ,……惠王熙天之命”③ 则是直接关涉到新生的西周王朝国家安危的头等大事。在此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周既灭殷 ,分其畿内为三国 ,《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邶 ,以封纣子武庚 ;庸 ,管叔尹之 ;卫 ,蔡叔尹之 ,以监殷民 ,谓之三监。”④…  相似文献   
5.
高江涛  庞小霞 《南方文物》2009,(4):92-92,93-96
1973年,在山东兖州西李宫村发现一批铜器,见有铜卣、铜爵、铜觚和铜刀各一件,其中铜卣盖内与腹底铸有铭文“蜀册父癸”,铜爵腹内铸有铭文“移父癸”。铜卣与铜爵铭文第一个字基本相同,应为同一个字,一般认为是“索”,材料公布者认为器主是《左传》定公四年载周初封鲁所赐殷民六族之一的索氏。本文在重新考释该字的基础上,对与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梳理举族青铜器的出土情况,结合相关的甲骨文和金文材料,可以对举族在商末周初的分布、活动状况等进行分析。商代举族铜器集中出土于河南安阳、山东费县和长清,西周时期的举族铜器则主要发现于北京琉璃河,这些地点可能在当时都分布有举族的成员。这些情况与甲骨文和金文所反映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西周初年的制礼作乐,经历了一个从因袭先王之乐到创制新乐的过程。因袭先王之乐的过程,可见于《逸周书世俘篇》;创制新乐的成绩,则见于《诗经周颂有瞽》。通过两篇文献的对比研究,可以清晰了解周初乐制改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虢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姬姓封国之一,建都于上阳,在今三门峡市李家窑一带的青龙涧旁。1956年,在虢国墓地编号为M1052号墓葬中,清理出土了一件凹面形近似于铜镜的圆形青铜器,直径75厘米,厚约05厘米,正面呈银白色,虽有绿色锈斑,但看上去表面十分光滑。  相似文献   
9.
擂台子遗址位于河南省罗山县城西偏北16公里处。1991年秋,为探讨淮河流域古代文化面貌及与周邻文化相互关系这一学术课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75平方米。其文化遗存可分三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中晚期、商末周初。  相似文献   
10.
何英德 《南方文物》2000,(2):35-36,99
西周初年至春秋末年,我国西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一直被称为“楚蛮”或“百濮”,这些“楚蛮”或“百濮”的社会组织尚属于原始村社时期,有的刚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左传,文公十六年》云:“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杜预注:“濮夷无屯聚,见难则散归”。在这同一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一直被称为“百越”。《汉书&;#183;地理志》注引臣瓒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周时有越、杨越、于越、句吴和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