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琤 《炎黄春秋》2004,(4):17-23
克林大姐走了。被疾病折磨得太久、太苦,她应该安息了!  相似文献   
2.
王志敏 《炎黄春秋》2008,(10):15-20
1959年7月,由庐山会议发起的反右倾运动,已经过去49年了。这场运动大大加剧了由大跃进引起的全国性大饥荒,造成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惨剧;也是继“反右派”之后,把阶级斗争由党外引入党内,进而导致文革历史悲剧的重要转折点。我当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也被卷人这一运动,成为“因言获罪”者之一,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兼谈陈独秀的“右倾”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国共产党内,是谁最早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是谁反对无条件支持国民党,最早主张向国民党右派宣战的?是谁起草了中共四大决议,并在其中高唱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本文认为都是陈独秀。既然如此,那么陈独秀为什么又有所谓三次“大让步”,有所谓《汪陈联合宣言》呢?本文深入考察共产国际特别是苏共中央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当时国共关系的实际状况之后,认为陈独秀未必应当为此承担多少责任。陈独秀1927年确实反对过工农运动“过火”,但这种反对是不是完全错了?本文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和回答  相似文献   
4.
<正>在"四清"运动中,关于社教中的若干问题,国家主席刘少奇与时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争论。刘少奇在给江渭清的回信中,公开了两人的分歧。随即,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讨论刘少奇同志答江渭清同志的一封信的指示》。其后,全国开展了对《刘少奇答江渭  相似文献   
5.
1973年11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问中国。基辛格走后,发生了一个所谓“批周”会议的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奉毛泽东指示,多次开会批评周恩来。当时的传言是:周恩来在与基辛格的会谈中,对美国向中国提供“核保护伞”问题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也有人认为是关于台湾问题。3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真相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6.
右翼一词是相对于左翼而存在的,在西方议会政治中,议长往往处于中庸地位,政治在左右两翼的冲突中进行,胜者掌握决策的主动权。然而,日本有所不同,左右两翼都是少数派,官僚是权力的核心。尽管如此,独具特色的日本右翼不论在战前还是战后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日本,所谓"右翼"单指右翼组织。但是,在中国人眼里的右翼除了"右翼组织"外,还包括"右倾文人"和"右派政治家",笔者统称其为"右翼势力"。在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儒学还是统治阶层的主流思想。到18世纪中叶,作为外来思想的儒学与佛学受  相似文献   
7.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2,(6):56
1949年以来,中国有过诸多政治运动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8.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1,(6):55
建国以来,政治运动发动得还少吗?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  相似文献   
9.
1958年,农村干部们大办试验田——想革新先试验,成功了就推广。种试验田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本无可厚非,可是,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反右倾鼓干劲”的思想指导下,所有农村干部都大办试验出,一些领导人的“试验畈”、“试验冲”旁插着“试验榜”、“试验牌”,上面写着豪言壮语高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家云 《大江南北》2022,(10):15-17
在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期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克诚,由于坚持独立思考,不一味地盲从,先后十次被指责为“右倾”。回顾其所谓“右倾”的史实,恰恰见证了一个共产党人忠诚的品质。今年10月,是黄克诚将军120周年诞辰,特发此文以志纪念。第一次是因为黄克诚反对不顾条件地组织暴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