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唐大诏令集》是研究唐代王言最重要的史料。究其史源,包括唐宋时人所编的各类制集、个人文集及唐代各种文献,都可以纳入考虑。此前有观点强调《唐大诏令集》来自实录,这是值得商榷的。作为王言文献的合集,《唐大诏令集》与实录体史书,存在体制性的差异,实录体史书更无法容纳体量庞大的王言。实录作为一种编年体史书,征引王言史料是必要的,与其他史料的使用是一致的。宋绶的时代,唐代王言史料存在相对丰富,坚持大诏令来源于特定史籍的观点,不仅难以成立,甚至有本末倒置之嫌。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壶井荣的《蒲公英》被认为是一篇表现反战题材的散文。本文试图对该作品的文体及其主题作一考证和辨析,认为《蒲公英》是一篇小说,其主题具有多元性。本文还对该文译者身份作一点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3.
中都县的历史沿革,涉及山西榆次、平遥两地诸多历史议题。爬疏早期史料可知,先秦至北魏初期的中都县原在今平遥境内,榆次的中都则是北魏时期由平遥移置而来的,二者属前后继承关系。北宋以降,《太平寰宇记》《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等逐渐将两座中都的史事相混淆,相关观点又为方志所沿袭和进一步演绎,由此造成不少争议。梳理中都城文献记载脉络,提示我们在新志编纂工作中,应注意对明清旧志中的上古、中古史记载寻求史源,对其加以必要的史料辨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志》2014,(1):64-64
1.方志学的概念、术语研究 2.方志常用术语辨析 3.地方志与新媒体关系的研究 4.地方志的学术价值研究 5.地方志编纂机构的职能探讨 6.新方志的类型研究 7.新方志客观求实研究 8.当代地方志的功能研究 9.地方志参公管理与方志理论研究良性互动的机制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锋 《神州民俗》2009,(10):77-78,87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官取士制度,自隋唐发轫以来,在长达13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对中国社会结构、国家管理、官吏体系、人才选拔、教育发展、文化传承促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深刻影响。科举制度自上世纪初以来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批判,被视为扼杀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入本世纪初后,不少学者也开始为科举制度“呜冤叫屈”。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褒贬进行反思与辨析。  相似文献   
6.
吴耀珉 《文博》2010,(5):65-70
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统治了南宋一百多年,并形成了"马夏"画派。本文主要对"马夏"绘画风格(即构图布局和笔墨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传世代表作加以明证,辨析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然后再分析《雪景四段卷》与"马夏"绘画风格的戚戚相关,认为此图卷为夏圭所作。  相似文献   
7.
周竞红 《满族研究》2012,(1):34-42,4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人民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当代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建构中发挥着要根本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各民族交流的扩展以及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的喧嚣,网络上取消民族区域自治的言论不断散播,一些人由于不真正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这一制度对统一多民族中国稳定发展的根本意义,不顾中国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提出形形色色替代方案,本文试就几个主要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指出这些言论的思想根源,提清人们注间讨论相关问题时应遵循基本政治制度,并就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舉輦司馬     
孫正軍《也説〈隋書〉所記梁代印綬冠服制度的史源問題》(《中華文史論叢》2011年第1期)認爲《隋書》所載梁制實以《宋書》爲基礎。其中引到《隋書·禮儀志六》有"輿輦、迹禽、前驅、由基、强弩司馬",對應的《宋書·禮志五》作"舉輦"司馬,《通典·天子諸侯玉佩劍綬璽印》引文亦作"舉輦"。《隋書·食貨志》述晉世蔭客之制有"轝輦"司馬,查《晉書·食貨志》則作"舉輦"。  相似文献   
9.
向南发展并不是项英自作主张,项英也没有抵制发展华中的战略。项英的确不愿意离开皖南,中共中央也不愿意放弃皖南。随着国民党要求新四军北调,新四军军部的转移就由共产党内部的战略选择,转化为与国民党讨价还价的筹码。194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四军从皖南全部撤离。为了制衡国民党对华中的进攻,中共中央要求项英在做好转移准备的同时,尽量拖延撤退的时间。12月16日,中共中央最终放弃拖延策略,要求皖南新四军迅速北渡增援皖东。由于没有得到项英的紧密配合,新四军遭受了惨重损失。中共中央在形势判断上存在失误,但项英对皖南新四军的失败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质的地方志文化乃全面、客观地记述某行政区域内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资料性文献,由于历史与全国首轮修志及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而构建的中国现代方志学,是一门新型综合性应用学科.方志学属历史范畴,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深入研究阐述<中国现代方志学>中方志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辨析论述,即综合方志著述、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