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巧卓越的木构形态、优雅实用的组合布局,传统而又绚丽的装潢细节,乃至无处不在的营造思想……像这样的建筑,既包含着巨大的劳动投入,熟练工匠的技巧,也蕴含着微妙的文化意味,谁能想象这样的建筑雏形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就基本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中国史前居住遗址,挑战着我们的解释才能。  相似文献   
2.
吴春明 《江汉考古》2023,(4):49-64+121
环中国海古代分域发展的“四洋”航路,构成海洋全球化之前东亚海洋文化的传统格局。新石器时代夷、越先民,初创了从黄海之滨到南海北岸的原始海洋文化与初期航海实践,从近岸陆岛穿梭到远海、远洋逐岛梯航,见证于丰富的史前、上古沿海考古发现。夷、越土著先民多区系的原始海洋文化,是汉唐以来“四海”“四洋”分域航路发展的史前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海上丝绸之路”著称的中国古代航海与航路,并不是“丝绸之路”在内亚大陆“衰落”“堵塞”后的地理“转移”与陆海“变迁”的被动结果,而是环中国海海洋土著先民固有文化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孙丹 《东南文化》2018,(3):62-69
长江下游西部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比较广泛,汉水流域甚至发展为主要以猪下颌骨随葬的葬仪。随葬猪下颌骨所彰显的财富与地位特征逐渐变强后再渐弱。距今7000年左右,即在随葬猪下颌骨的最初阶段,只体现出一定的财富属性。距今6000—4500年,随葬猪下颌骨隐含的财富与地位特征最强。之后,这种习俗渐趋消失,与财富、地位的关联性也微乎其微。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可能是与黄河流域社会上层交流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吴卫 《文物春秋》2015,(2):15-21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及闽江下游流域同类型遗址中出土的纺轮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昙石山遗址出土纺轮的基本特征,对其制作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了阐释,探讨了各时期不同型式纺轮的使用情况及其所反映的当地的史前纺织水平,最后对纺轮纹饰和随葬纺轮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探索了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进入秦代,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修长城、通直道.到了汉代,卫青大败匈奴的“河南战役”、“昭君出塞”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此,伴随着西汉王朝的移民农垦政策,大举在鄂尔多斯地区建城设县,形成了中原王朝对鄂尔多斯的第一次大开发浪潮.本文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的相互印证,分析汉代城址的分布、城址与长城、城址与秦直道、城址与昭君出塞的关系,进而透视汉代鄂尔多斯地区的大开发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一系列重要发现,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数座房址内揭露出大批人骨遗骸,场景之震撼在我国史前考古中极为罕见。种种迹象表明遗址是遭遇突发事件而废弃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事件的发生,那些罹难者为何集中于房址内?本文通过凝固历史瞬间保存下来的情境观察和人骨反映的死亡年龄统计,结合自然环境与生业方式分析,在排除地质灾害、人为杀戮等灾难后,提出距今5000多年前科尔沁沙地曾暴发过瘟疫。导致哈民忙哈居民群体死亡的直接原因,应缘于一场肆虐的鼠疫,并由此引发了辽西新石器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集贤县永红城址一、二、三号灰坑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黑龙江省集贤县文物管理所会同双鸭山市文物管理站对永红城址内被破坏的3处灰坑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现骨、陶、石、铁器等80余件,从发现的文物判断,其文化内涵应归属滚兔岭文化.  相似文献   
8.
郭敏 《中原文物》2007,37(2):25-31
依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认为史前先民对头部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人类审美意识及淳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同时也说明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并非有了丰厚的物质条件才萌生的。  相似文献   
9.
早在1964年,山西黎城县后庄村广志山就出土过一件史前的神面纹玉戚。在山西,大量玉器的出土则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陶寺墓地发掘开始的,此后,随着对新石器时期遗址的发掘增多,玉器的  相似文献   
10.
帝汶岛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是巽他群岛最东端的岛屿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帝汶岛史前考古史的梳理较少,结合帝汶岛政治势力的进退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时间跨度从阿尔弗雷德·布勒的早期工作一直延续到最近的考古研究。虽然只选取了帝汶岛这样一个小的地理单元,但是由此可管窥整个东南亚史前考古的情况,对帝汶岛史前考古学史的概述不仅可以给相关学者在帝汶岛下一步的史前考古工作提供借鉴,而且对于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的全面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