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轲风 《史学月刊》2023,(2):102-114
历史人物书写往往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政治环境以及多样心态主导下形成的主观表达。传统时代,人物事迹被置于道德框架之下书写,人物评价及其形象被特定时代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心态所塑造。明清史传对永乐初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的书写,则是其中的典型个案。明人杨士奇所撰的《解缙墓碣铭》和《李至刚墓表》是后世史传中李至刚书写的祖本,李至刚“蒙垢简牍”的故事不断被复制、传播和再创造,最终影响到清代官修《明史》的道德性书写。这一案例呈现了个体书写如何影响集体书写的过程。究其原因,这可能是明代中前期杨士奇长期秉政,并以其政治声望、文化影响进而掌握社会舆论和话语权的反映,也是明代史家反思和批判永乐朝史事、明代中后期现实的心态折射。  相似文献   
2.
"不能听风,要真实记录这段历史。不要突出个人,要写出集体领导。"——华国锋谈本书写作的原则一、"这段历史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华国锋,曾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简历如下:1958年当选湖南省副省长,1959年任湖南省书记处书记。文革初期受到冲击,1967年起先后担任湖南省革委会筹备小组副组长、湖南省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九大当选中央委员。1970年5月任湖南省革委会  相似文献   
3.
论志书笔法     
志书笔法是指志书行文风格和写作基本技法。志书笔法包括基础笔法和基本笔法。所谓基础笔法就是指各类志书编纂都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有纪实和直书两种方法。基本笔法是指在志书中最为常用的那种笔法。志书基本笔法决定于志书体式。  相似文献   
4.
志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体例的书籍。是有特殊写作方法的。清人章学诚说:“志中文字俱关史法。则全书之命辞措字,亦必有规矩准绳,不可忽也。”(《与石首王明府论志例》)这里所谓“规矩准绳”,就是喻指志书写作规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磁州窑的绘画题材皆为人物、花鸟等人们在日常事生活中所喜闻乐见之俗物,笔法以一笔点划的“实笔”为常法,故其产品深受民间昕爱。  相似文献   
6.
方志要增强可读性以吸引读者,清康熙《新修东阳县志》通过设计周至篇目、选写志书内容、灵活运用笔法等手段,增强了志书可读性,值得二轮志书编纂者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慎,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卒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字恭懋,一字恭寿,号瘿瓢,福建宁化人。他少时家贫,一生布衣,为谋生计,以卖画为业。自述“某幼年孤,母苦节,辛勤万状,抚某成人,念无以存活,命某学画。又念唯写真易谐俗,遂专为之。已旁及诸家,差解古人法外意。”早年,黄慎曾师从同乡上官周,习工笔人物。后离乡远游近十年,对当时江南各地的社会生活有深入了解,也对他后来的人物画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雍正初年,  相似文献   
8.
正一、补史传中人物所缺之官职《幽栖寺重修大殿记并阴》云:"将仕郎、新授涿州军事判官赵沨。"①考碑大定二十二年岁次壬寅十月戊戌朔十五日立。《灵岩寺田园记》:"承务郎、守秘书丞、兼尚书礼部、员外郎、骁骑都尉、赐绯鱼袋赵沨书。"②碑又云:"明昌六年十月二十有三日记。"以上两碑所言之人皆赵沨也,故可合之与《金史》比照。考《金史》,所言甚是简略,《金史.赵沨传》云:  相似文献   
9.
马季 《丝绸之路》2012,(16):92-93
在新闻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新闻报道为了追求速度与信息量,对于新闻的可读性并不太重视,导致新闻作品形式单一、枯燥无味。而采用描写、白描等散文写作手法写新闻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枯燥的新闻报道变得生动具体,具有可读性,让读者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同时体会到新闻作品的美感。  相似文献   
10.
党巍 《神州》2013,(17):9-9
张岱是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以著史为己任,他的散文中也体现着历史学家的眼光和史家笔法。他以客观化的笔法叙事,精于剪裁,选取最典型的事件刻画人物,语言精炼犀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