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述时间:2012年11月 口述内容:1937年在上海爆发八一三战役时,我正在义乌老家,湖南部队十四师来我的家乡招兵,我投笔从戎,报名参军,被安排在苏州临平医院卫生队的担架队中,负责在嘉定黄渡附近接运伤病员。由于当时年龄小,又是新兵,我只参与对伤痛员补助工作,帮助他们吃饭、搀扶他们走路。淞沪大撤退放弃上海向南京后退时。  相似文献   
2.
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早期有两个领导给人印象很深,一个是刘介愚同志。我和刘介愚同志有四十多年的交往,我们是一块从人民解放区过来的。但有个遗憾,虽然他们很关心关照我,想培养我,但由于当时的政治处境,我比较"落后",对于我跟刘介愚同  相似文献   
3.
张宁 《中国地方志》2015,(2):14-18,62
第二轮修志面临资料缺失问题,而作为资料补充渠道之一的口述史,在地方志领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轮修志应重视口述资料的运用,使其在志书资料补充收集中发挥更大的功用。口述资料能补充志书关键资料、微观资料、一手鲜活资料,以及印证文献资料。同时,使用口述史资料也面临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七项举措:一是研究理论,加大理论指导力度;二是建立制度,提供规范化保障;三是指导工作,推动开展口述资料收集;四是实施项目,投入具体口述史实践;五是实现数字化,使口述资料得以妥善保存、信息共享;六是加强口述史人才队伍建设;七是扩大宣传,提高口述史知名度和在修志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志》2007,(2):26-26
《崂山春秋》是青岛市崂山区史志办创办的史志业务刊物,为内部季刊,从2003年9月起,至今已经发行13期。根据山东省史志发展“三个中心”的定位,第13期即2006年第3期调整了部分栏目,并就锻炼全体工作人员的写作、编辑能力方面采取了有效举措。从第13期开始,在杂志头篇增设关注崂山栏目,由史志办撰写有关崂山区调研章,就崂山区政治、经济、社会、化等各方面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改变原来由固定的一个责任编辑全权负责的做法,将一些栏目下放到个人手中,增设了6位编辑人员,真正形成大家共同办刊的局面,一方面减轻了责任编辑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大家的责任心。崂山区志办还进行了口述历史的整理工作。崂山区的历史有很多待采访和整理的工作亟待加强,如青岛保安大队在崂山的抗日活动、“锄奸团”的成立及活动等。为了扩大刊物在社会上的影响,部分栏目,如化解读、走读崂山、岁月留痕、史随笔、史海钩沉等,采用面向社会征稿的做法。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形成气候,从而使编辑工作走出了史志办公室,走向了社会,提高了办刊的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工作,因学术理念滞后与工作实践的一刀切模式,并未在学术探索与公共话语平台搭建等方面发挥应有效用,而主要作为一种具体技术手段被使用。为有效推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助推社会发展,应注意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研究予以深化:通过口述史调查倾听民众心声,理解民众心态;借助社会语境分析,赋予非遗口述史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意义上,对非遗口述史工作予以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6.
来自焦作、新乡劳工的回忆贾子举的回忆我叫贾子举,现年79岁,家住河南省获嘉县。我29岁那年,也就是民国33年(1944)农历八月十七日‘,经村甲长派工,说是去新乡修飞机场,原来约定工期是10天,途经中和区,到获嘉县城。到县城后,进出都由带枪人看押,我感觉上当受骗了,具体去向却不得而知。两天后,由人看押着坐火车到石家庄。后来又经济南府被押到青岛。我不愿去,多次挨打,被迫无奈地到了那里。  相似文献   
7.
来自商丘劳工的回忆 梁文报的回忆 我叫梁文报,今年81岁,虞城县唐庄村人。16岁那一年,也就是1943年的农历九月初,我到马牧集’赶会(农历每年的九月初九马牧集逢庙会)。走到马牧集东北角,从北向南刚过陇海铁路时,突然有三个日本兵和四个保安团的团丁围住了我,一个日本兵用刺刀指着我说:“你的八路的有。”我说:“我是老乡,是赶会去卖棉花的。”但是,日本兵不容我分说,就用绳子捆上了我。我稍一反抗,他就用刺刀往我身上刺,顿时身上到处是伤口,血流不止。我的右手被刺了一个洞,骨头都断了,至今还有一个疤。  相似文献   
8.
9.
马潇 《民俗研究》2006,(4):113-130
一、导论春节“传统”是什么样子的?从文献到文献的抄录、对内在涵义的穷索将春节变成了专家学者的“内部知识”。研究者们忽视了的问题是,所谓的春节“传统”在普通的民众当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实践形态?他们的春节实践都是整齐划一的吗?是什么导致人与人之间在春节实践上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人的春节实践是否随着时间而变化?是什么影响了这些变化?他们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和变化?本文拟使用与文献研究相别的另一种史料——口述史材料,主要以个人及其家庭实践的视角来观察1949~1989年之间的春节习俗变迁。  相似文献   
10.
一切科学的门类、体系、理论,都是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创造、发展、升华、完善、继承所形成和建立起来的。这不仅是巅扑不破的客观真理,也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当今社会存在的文史资料和口述历史。也正在或已经形成我国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