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研究》2006,(4):195-195
[日]菊池一隆,林琦、陈杰中译,朱家骏主编、校译的《日本人反战士兵与日中战争——与重庆国民政府地区俘虏收容所相关的情况》,香港光大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2月出版,339千字。该书通过对亲身经历了中日战争的日本人反战士兵及反战运动领导人鹿地亘的访谈和调查,论证、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国民政府的反战俘虏政策、鹿地亘与日本士兵的反战运动,国民政府对俘虏的管理法令及日本人俘虏收容所中的反战运动等。  相似文献   
2.
鹏雄 《文史博览》2006,(12):31-32
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机器文明及西洋思想的输入,带来文学及创作意识的近代化与个人化。明治二、三十年代(19世纪90年代),托尔斯泰、雨果,拜伦、歌德等的译作大量流入日本。日本的文化人开始质疑“皇国神圣”、“天皇至上”的教条,而有了个人主义、思想自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刘宗惠 《文史博览》2005,(11):26-27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抗日怒潮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燃烧。当时桂林成为西南名城,很多知名人士和爱国文人云集桂林。日本反战进步作家鹿地亘先生也来到了桂林。在他的积极领导下,1939年12月23日,一批向中国投诚的日本士兵及被教育好的日俘在桂林乐群社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并决定在重庆成立“在华日本反战同盟总会”,拟订反战同盟会《宣言》、  相似文献   
4.
5.
王锦思 《纵横》2012,(9):44-46
2011年4月,日本东海大地震后不久,笔者到日本考察,同时试图采访最后一位活着的日本侵华名人——李香兰。虽然这次采访未果,但是关于她的一切,却在我脑中久久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对海明威经典著作《永别了,武器》进行简单的概况与介绍,分析作品中作者所表现的厌战情绪以及反战思想,并且分别从全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悲剧命运以及士兵的厌战情绪来来分析海明威的主题思想——反战、厌战思想。  相似文献   
7.
1992年12月,我在《参考消息》报上,看到一篇百字左右的消息,是说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开除当时日共中央名誉主席野坂参三的党籍。这使我吃惊,为什么呢?当时,笔者研究在华日人反战运动已30多年,每天阅读的资料,与开除野坂参三的党籍一事,怎样也吻合不起来。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重  相似文献   
8.
张宝林 《纵横》2012,(9):58-60
1985年夏天,高汾收到了一封日文信件,里面还附有几张照片。她马上请懂日文的朋友把信翻译出来,认真地看了好几遍,许多往事一一浮上了心头。  相似文献   
9.
经盛鸿 《史学月刊》2005,(12):118-122
日本当局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不义战争,日本侵略军对南京等地军民的血腥大屠杀,以及对中国沦陷区长期的残酷的殖民统治,不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仇恨与持久反抗,而且也引起了一些良心未泯的日本军民的痛苦思索与逐步觉醒。就是在日伪统治的核心地区,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的南京,也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军民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对日本侵略战争与支持中国人民抗战的活动,发生了各种形式的抵制、反抗乃至叛逃、决裂的事件。尽管日本当局对日本军民的这些反战活动进行严酷的镇压与严密的封锁,但部分日本军民的反战活动始终没有停止,在南京乃至在整个中国与日本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Make love!Don’t make war!"上世纪60年代末,这句反战口号风行一时,成为国内译界的经典考题,经由墨子老师指点,终获妙解--"兼爱,非攻。"与这句响当当的口号一起流传至今的,则是游行队伍中夺目的反战标志。和切·格瓦拉的头像一样,这个标志如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