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吐鲁番台藏塔新出《永淳三年日》和其他文献材料,唐代早期日应定名为“日”,而非“具注日”。“日”作为书的自题名一直使用到唐武宗时期,自唐僖宗时期以后则使用“具注日”。唐前期官颁注中已有吉凶宜忌的内容,全国范围内的书形制基本统一,这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敦煌吐蕃和归义军时期。  相似文献   
2.
"承负说"与两汉灾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吉绍 《史学月刊》2007,1(12):29-36
作为《太平经》基础理论的"承负"说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善恶报应,继承汉代之前中国本土的善恶报应思想;二是对汉代社会危机提出的一套解释系统,此与灾异论的盛行具有重要关联。前者为《太平经》对下层民众进行宗教教化准备了前提,后者为其政治改良方案的提出铺平了道路。尤其后者,对两汉之际不同派别的道教运动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进而深刻影响了后汉之政治变迁。  相似文献   
3.
王年、月份、月相、干支记日四要素俱全的青铜器对于铜器记事断代及排定金文谱十分重要。作册吴盉所载铭文为"隹王卅年四月既生霸壬午",是一件四全铜器,目前学界对该铭文的解释各执一词,有穆王、恭王、厉王、宣王四种说法。文章以"四分术"古天文算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采用月相定点说,着重考察作册吴铭文中的天象数据,最终考定该器铭文所载之王年及日当为周厉王三十年四月十五日既生霸壬午。  相似文献   
4.
5.
6.
秦至汉初的法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近年来大量出土的简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史料支持。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共考得朔干支305条,日干支40条,气干支7条,然后以简为中心对上述朔资料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即可得到一个时人实际行用的表。以日密集的三组简为基础,按照四分术推步原则,合理划分了秦至汉太初改前不同法的行用时段,并结合文献,详细讨论了秦至汉初法的岁实与朔策、元、岁首建正和置闰规则,由此给出了秦至汉初朔闰表。  相似文献   
7.
《明史·职官三》(中华书局点校本)"钦天监"条云:"每岁冬至日,呈奏明岁《大统》。"其后小字云:"成化十五年改颁明岁于十月朔日。"按:文中所载呈时间有误,其后小字亦存歧义,而王颂蔚《明史考证捃逸》及黄云眉《明史考证》对此均未察纠。  相似文献   
8.
在殷墟甲骨中,类卜辞几乎都刻在牛胛骨上,这已经是学界的共识。学者虽曾举出一些类用甲的例子,但这些例子或属伪刻,或为错辨甲骨质料,或是字体分类有误,都不能成立。本文指出,《合》20994是一版罕见的类背甲,是目前能够确定的唯一的类用甲之例。该例对全面认识类使用甲骨的情况、探讨类用骨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书》中盘庚在迁都之时,对殷商贵族做出的“予若观火,予亦拙谋”的训诫,实际上是殷商时代先民“钻燧改火”习俗向政治领域的文化转喻,而殷商时代“火”是该习俗形成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殷商“火”、“钻燧取火”习俗与《商书》的政治隐喻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对应关系,反映着古人建言修辞的重“象”维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国外相关文献中旅游目的地忠诚度概念及其测量维度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目的地忠诚度形成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出发,构建了一个基于时态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忠诚度概念模型。在厘清了态度、意向、行为和累积行为忠诚度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关系后,本文认为,旅游目的地忠诚度是一个由多个忠诚度维度构成的阶段性变量,在时间上呈现为一个周期性的连续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