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的温暖     
正绿色,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春的大门,春姑娘走了出来,把世界变得美不胜收、充满生机。小河里的冰渐渐融化了,小鱼探出了小脑袋,欣赏着那美丽的春景。厚厚的积雪消失了,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小草脱下了黄色的冬装,穿上了绿色的春衣,仿佛像一层绿地毯。柳树抽出了一根根娇  相似文献   
2.
葛莹莹 《神州》2014,(17):77-77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全国学龄前儿童音乐启蒙质量的优劣,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之一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即兴伴奏要求伴奏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和声知识,对歌曲能进行即兴创作,主要是要即兴演奏钢琴旋律和伴奏音型,并要求与演唱者配合默契。  相似文献   
3.
打硪号子     
<正>硪,大集体年代,是夯实水库大堤的专用工具,形状像小水磨,称之为石硪。打石硪时,必须唱打硪号子。如今,小小石硪永远封存在历史的底片里,悠扬的石硪号子只能铭刻在美好的回忆中。在那大兴水利的时代,打硪号子可真多呀!打硪人一天唱到晚,要唱几个月,到底唱多少打硪号子,数也数不清。其内容大致分为三大类:叙事、抒情、民间小调,其歌词都是以激励劳动热情,鼓舞民工干劲为主题,颂英雄、唱农事、鼓干劲……  相似文献   
4.
大提琴音色浑厚、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在民族交响乐队的低音乐器声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与需要,要求大提琴演奏者具备即兴伴奏能力的技能。本文将在音乐审美性、民族音乐性、演奏技巧性的总体要求上,对大提琴即兴伴奏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庞纳丽 《神州》2011,(7):59-59
钢琴即兴伴奏已经成为一门集音乐多科知识与技能综合为一体的新兴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钢琴事业的不断升温,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已成为各大音乐学院以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笔者从国内各大音乐院校中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教学情况以及师资构成和学生在学习即兴伴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钢琴即兴伴奏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熊懿 《神州》2013,(32):72-72
钢琴即兴伴奏课是将钢琴演奏技能与即兴伴奏理论融于一体的课程。钢琴即兴伴奏既要求学生有钢琴演奏能力,也必须掌握一定的作曲技巧。它是一门综合运用和声、视唱练耳、作品分析、复调等各门理论知识的课程。因此通过即兴伴奏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出全面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7.
李岩 《民俗研究》2001,(4):76-79
胶东的民间乐班传承可上溯到四五百年之前,众多乐班的存在与发展与民俗仪式息息相关。婚礼仪式要请乐班,丧礼仪式尤其要请乐班。民间乐班,俗称为“吹鼓班子”,艺人称为“吹鼓手”、“吹手”。婚礼的乐班,多在迎娶当天,由男家雇用,晨起即在门前吹奏,然后随迎亲队伍到女家,用大号“鼓门”,之后在仪式的各个环节伴奏。迎娶回程的路上,凡过村庄,必定奏乐。到男方所在的村庄,轿夫前三(步)后二慢行悠轿,乐班尽全力鼓吹,成为仪式中的音乐高潮,如果获得主家和前来看热闹的人的好评,乐班不但会得到赏钱,还会因此而出名,所以在这等场合,艺人个个尽力,班头也尽力指挥张扬。丧仪中的乐班往往比婚礼的鼓吹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8.
陈露 《神州》2014,(15):177-177
钢琴伴奏是一种音乐表演艺术形式,是一门特殊而独立的学科,它对音乐作品的完整性至关重要。钢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以及能替代乐队伴奏的特点,现被广泛的应用于声乐、器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中,钢琴伴奏是钢琴表演艺术的一个分支,它以其自有的特点和规律自成体系,涉及的艺术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9.
声乐考级     
正今年暑假,我报考了声乐七级考试。到了八月份,我就开始认真做准备了,每天坚持练声、唱歌。虽然每天练声有点烦,但听到爸爸妈妈的表扬,我心里美滋滋的。考级那天,我有点紧张,一晚上没有睡好觉。带着不安的心情,来到了考级地点——南京市青少年宫,在教室外等着考试。"刘雅琪!"听到老师大声地喊到我的名字,我  相似文献   
10.
海城喇叭戏     
《文史月刊》2014,(6):F0002-F0002
<正>海城喇叭戏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一带的汉族地方小戏剧种。早期的民间艺人,因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当地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汉族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