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素(1877~1945),字挥孙,又字穆如,号婴公。他出生于江苏丹阳城内沈家桥河干的一个书香门第。九岁时,父亲教授唐诗至"即从巴峡穿巫峡",张素即答曰:"此可对‘直把杭州作汴州’",其颖悟聪慧,被里人传为佳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杜甫、陆游等沉郁顿挫、慷慨雄健的诗风养成了他质厚寡言的性格。十五  相似文献   
2.
吴亚卿 《古今谈》2004,(3):29-31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一字朴人,号宾虹。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他博通诗书画印诸艺,于画则开宗立派,为一代巨擘,而诗,洵其馀事耳。  相似文献   
3.
近代名学团体“南社”在民国时期的方志建设上也颇多建树:从积极鼓吹到全身心投入,到现代方志编纂上的开拓、创新,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1909年11月13日,虎丘张东阳祠。清末,苏州的虎丘山很有荒凉的况味:一塔孤峙,这东南名的丛林已显出衰败的老态。憨憨泉依然汨汨地流淌,剑池寒碧森森,据说春秋霸主吴国的阖闾就埋葬在池底深处,伴随他的是万千柄青铜剑,其中有着干将、莫邪、欧冶子的心血结晶。  相似文献   
5.
《人间地狱》被认为是"以海上倡门为背景,三五名士为线索"的人情化小说,文章主要借助了当时南社中众名士主要活动为切入点,以及青楼这个透视名士生活情况的观察点来展现。  相似文献   
6.
文经武纬费公直 水乡古镇昆山市周庄的文人志士,不乏其人。近代文经武纬合一身的当推南社社员费公直。他一生热爱祖国,追求光明,大义勇为;又精于医术,诗文炳蔚,画风清逸,堪为南社高贤之一。  相似文献   
7.
南社的酝酿     
创建神交社1907年初,陈去病回到苏州。4月清明,他和高旭、刘三、朱少屏、沈砺等人游览虎丘,凭吊张国维祠。张国维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曾在浙江与清军苦战,失败后沐浴冠服,从容投水。祠宇已经很破败。陈去病想象当年张国维慷慨赴死的气概,看到眼前满目荒凉的景象,不禁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8.
刘春明 《史学集刊》2012,(3):46-50,128
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时期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南社脱胎于"旧"又企望着"新",与国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有着无法割裂的渊源。新旧杂糅的特点使南社始终无法摆脱论争、分歧与内讧,其所导致的自身局限与内因使南社文人以渴慕"新"而登场,以被定义为"旧"而收尾。当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新的阵地和新的英雄时,南社文人便被迫从"自己的时代"退场。  相似文献   
9.
徐畅 《收藏家》2013,(10):41-45
蔡哲夫(1879—1941年)原名绚,易名有守,再改名守,字守一、哲夫,号寒琼,别署成城子、寒道人,晚号茶丘居士,广东顺德人。1879年8月11日(清光绪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生。对於书函、篆刻、博物、碑版,均有研究:为国学保存会会员,蜜蜂画社社员。中年,参加邓实主办之《国粹学报》图片工作。1909年,加入南社。1917年3月25日,与社友倡组南社广东分社。1941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他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代表着一段历史,一个转变。他广泛地参与了当时的众多事件和学社,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他是蔡守,一位民国时期活跃于上海、南京的顺德人。目前专论蔡守的文章不多,只有屈指可数的数篇,《蔡守生平》[1]介绍他的一生至为详尽,《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2]主要研究他画的博物图,《蔡哲夫失节说考辨》[3]、《蔡哲夫的晚节》、《蔡哲夫与汪精卫》[4]等文则重在辩证他有否为伪政府工作。但旁枝末节地提及蔡守的书籍和论文却较多,王秀中《黄宾虹年谱》[5]和洪再新《学术与市场:从黄宾虹与张虹的交往看广东人的艺术实验》[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