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京剧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京剧艺术的发展和形成与宣南地区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这个地区的剧场也随之增多。清初,称剧场为“茶园”、“酒园”或“戏馆”。清同治、光绪年间随着京剧的兴盛,北京戏园数量也在大大增加,约有40余座;民国期间有增有减。由于资料有限,难以概全,现将宣南戏园汇集于下:  相似文献   
2.
青阳腔,又名池州调,是明代中叶继四大声腔之后,南戏在池州府属青阳县一带融汇佛俗说唱、俚歌俗曲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戏曲剧种。青阳腔一经形成,就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强劲的生命力而成为明代中后期最有影响力的声腔剧种之一。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相似文献   
3.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语言复杂.民风各异,保留至今的传统剧目有一万七千多个,居全国首位。莆仙戏、梨园戏有中国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美誉.它们虽然分布在相邻的莆田与泉州地区。但是体现出来的艺术形态大不相同。二者都有一件与鼓有关的特色乐器,其形制和演奏方式都别具一格.在乐理上又有异曲同工之效.向我们展现着独特的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4.
辛丽文  刘志华 《沧桑》2009,(4):233-234
我国最早研究评述南戏的著作是明中叶徐渭的《南词叙录》。它在中国戏曲批评史的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作者的批评观点主要体现在南戏渊源、作品批评、作家批评等方面。另外,他客观、公允的批评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勃 《岭南文史》2012,(3):14-16
一、潮剧是南戏的活化石萧遥天在1948年撰写《潮州志戏剧音乐志》的时候,在明本潮州戏文尚未出土的条件下,通过考察正音戏、西秦戏、外江戏、秧歌、关戏童、倒掉吹手、傀儡戏、纸影戏、舞狮等戏曲元素的基础上,断定潮剧的前生为正音戏这一正确结论,而正音戏即宋元南戏之遗响,这一研究突破潮剧历史资料只可追溯到清代中叶的局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