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心济 《文物世界》2006,(6):54-56,58
大同华严寺,是我国一座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自创建以来,华严寺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在历史与社会演变中,逐步沉淀出自身的深厚文化价值。这座千年古刹包涵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为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古建筑是流传千百年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各个城市的古建筑都应该被保护并进行研究。大同市拥有丰富的古建筑资源,了解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之后,保护古建筑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是现今文物工作者应该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李建增 《旅游》2014,(1):18-21
"春牛走到哪里哪里就好,牛王会打到谁家谁家就旺,牛王菩萨保佑十里八乡一年四季都平安,春耕播种能风调雨顺"。这是春节期间在陕北横山马坊一带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庙会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千百年的庙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黄土特色的陕北庙会文化。陕北地处西北内陆地区,这里曾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汇地,是草原文化向中原文明的过渡地带。或许是基于此的缘故,陕北庙宇的组成形式在西北地区极具代表性,基本上是佛、道、儒不分家。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党岔乡管辖的马坊村,坐落在无定河畔。在陕北以农耕为主的农村有两个神灵尤为重  相似文献   
4.
正元上都遗址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北的金莲川草原上,地处滦河上源闪电河北岸。元上都始建于1256年,废弃于1369年,当时是整个蒙古高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上都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城址内皇城、宫城、外城及关厢遗迹清晰可辨,宫殿台基突兀于地表,有序地排列,规模宏大壮观,虽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大草原之上。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人类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大同华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寺内建筑、雕塑、壁画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考察大同华严寺时认为华严寺建筑是不可多得的辽金实物建筑,其中下寺的雕塑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雕塑精品,其中的合掌露齿菩萨被称为东方维纳斯。上寺近千平方米的壁画也让世人叹为观止。为了对进一步研究华严寺的建筑、雕塑和壁画有一个整体的历史把握,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并借助一些资料对华严寺的现状和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白勇 《文物世界》2011,(3):15-18
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为大同下华严寺的主体建筑。殿内槽当心间左右两侧四椽袱底有题记:“推诚竭节功臣,大同军节度、云、弘、德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荣禄大夫、检讨太尉.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10日,笔者随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寻考南京古刹华严寺,在雨花台区小行一个小村子的农户门前,发现三块清代光绪年间的石碑竞被当做铺路石板,长期以来被人踩来踩去。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大同辽代华严寺彩绘泥塑颜料及胶结剂的化学成分及调制应用组合,对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的典型颜料层样品进行了综合剖析。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显微拉曼光谱等对彩绘样品中的颜料部分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Pb3O4)和朱砂(HgS),绿色颜料主要是孔雀石[Cu2CO3(OH)2]和氯铜矿[Cu2(OH)3Cl],而且这两种颜色存在着同色系的两种颜料混和使用的情况。蓝色颜料则为蓝铜矿[Cu3(CO3)2(OH)2],黄色颜料为雌黄(As2S3),金色区域则主要是由金(Au)构成;采用红外光谱和甲基衍生化-热裂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彩绘样品中的胶结剂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金色区域的胶结剂主要是熟桐油和胶蛋白,说明其中存在着“金胶油”的传统贴金工艺;而其他红、绿、蓝、黄等彩色...  相似文献   
9.
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殿内壁画据画面上三处题牌所载,为清光绪年间云中钟楼西街兴荣魁、董画甫、信心弟子画工董安所绘。其绘画内容概分10种,计21幅,总面积近970余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杜慧娥 《文博》2011,(1):78-82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壁画始绘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绘。以说法图和佛教故事为题分二十一幅巨型画面,满布殿内四壁,场面开阔,人物众多,堪称鸿篇巨制。壁画设计周密,构图严谨,每幅画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风格高超生动。壁画为重彩工笔画,色彩艳丽,装饰富丽,保存完好,且多处留有墨书题记,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