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学彬 《神州》2012,(21):178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因为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夜光知多少     
周飞亚 《山茶》2011,(7):29-29
人们常把物体的冷发光现象统称为夜光。直至现代科学揭开了夜光的神秘面纱。我们才知道:看似相同的夜光并不是一回事。光照、化学反应、阴极射线等都能引起夜光,如夜明珠属于光致发光。萤火虫的发光则是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3.
提及业绩,头脑清醒的郑杰说自己并无任何“点石成金”的魔力和法术。“中国人讲顺势而为。在大势之下,接下来才是人的力量、团队的力量、经销商网络的力量。当你把所有这些正的势能合在一起,就会有一个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4.
张俊 《神州》2012,(22):166-166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皈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乙醛醛类》的第一课时。在中学化学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各种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的中心环节(醇--醛--羧酸),由于醛基的活泼性,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掌握乙醛的性质,明确乙醛和乙醇、乙酸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更好地掌握醛类与醇类、羧酸的关系,构建有机知识网络。因此本节内容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任昌龙 《神州》2012,(24):144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培养成栋梁之才,提倡的是一种愉悦学习,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基本的修养素质。在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下,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其实越来越高。孩子的成长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也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如何将这种宗旨贯彻到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摸索并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6.
何燕 《神州》2013,(9):182-182
任何试题都包含着信息,有些提供的信息很明显,也有些提供的信息较隐蔽。下面通过高三第一轮复习结合所用复习资料通过典型例题介绍几种挖掘隐蔽条件的类型及其方法作些探讨。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作用主要是通过水对可溶岩石的溶蚀来实现的.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强水的溶蚀能力。因此,湿热地区的喀斯特作用比较强烈.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喀斯特地貌较少出现。  相似文献   
8.
《白日焰火》上映前,看了故事梗概,有了疑惑,这样一部以东北为背景的电影,为什么要请桂纶镁来演?  相似文献   
9.
宋建明 《神州》2013,(26):178
兴趣的最本质特征是: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对任何事物的认知过程若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认知的过程往往比较轻松,结果往往是比较满意的。所以,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斯宾塞也曾说:"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11月22日,《东南日报》刊发了一则消息,奉化一位老人因为吃了十多粒豆子,很快中毒并陷入昏迷,目前仍未脱离危险。消息上网后,一位科普作者指出,他可能是因为吃了没煮过的生蚕豆而中毒的。大家都知道东西煮熟了吃更安全。不过,多数人只知道充分烹饪会杀死病原微生物,减少让人得病的可能性。事实上。把食物煮熟的好处远不止于此。人们喜欢的很多食物其实是天然毒药,只有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后才能把有毒物质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