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合肥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这里名胜古迹颇多,除了三国时期魏主曹操教练兵将的教弩台、古战场逍遥津、操练水军的藏舟浦等外,还有包拯、李鸿章、刘铭传、杨振宁的祠、墓、故居。  相似文献   
2.
田野 《文史月刊》2014,(1):13-13
全联大意为:只要你的一生(而不是一时一事)都能有极高尚的道德品行,这种道德品行就能惠及百年千年之后的人们,而百年千年之后也还会有人爱戴你。  相似文献   
3.
文史快车     
正"乌龙"原是一只狗"乌龙"一词最早出现在陶潜的《搜神后记》一书中,是一只狗的名字,狗的主人叫张然。张然的妻子与下人出现了"婚外情",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把张然杀掉,而乌龙在谋杀过程中咬伤了下人,拯救了自己的主人。乌龙由此名声大噪,后来人们都喜欢把"乌龙"作为狗的代名词。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香港记者在报道国外足球赛事时经常用"乌龙"比喻把足  相似文献   
4.
北宋名臣包拯(999-1062年)一生执法如山、刚正廉明、爱民如子、敢于改革弊政和严惩贪官污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被百姓誉为“包青天”。包拯以“清廉”成名而天下知!如果说河南开封是他的扬名地,那么广东肇庆(古之端州)就是包拯的成名地。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5.
包公办学     
包拯(999年-1062年),于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任端州(即今广东省肇庆市)知州三年。他在端州不仅为官清廉公正,而且还创交通,打水井,储粮备荒,兴文办学,治理水患,为民除害,深得百姓爱戴。  相似文献   
6.
论包拯的职官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拯针对北宋仁宗朝所出现的官吏人数不断膨胀、财政支出不断增加所形成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和积贫积弱之忧,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并从具体的官吏选拔、任用、考课、升降和致仕等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振兴朝纲的建议和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职官管理思想.尽管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包拯的职官管理思想带有一些封建忠君报国和维护北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成分,但如果剔除其封建糟粕,就其思想的形成而言,在今天仍具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晓杰  吴敬 《东南文化》2023,(6):117-125
安徽合肥包拯家族墓地位于江淮之间,为我们认识南北方交界地带宋代家族墓葬的丧葬文化提供生动实例。通过对包拯家族墓地发掘信息的归纳与整合,可以明确包拯原葬之地即位于此处,且家族墓地的选址与布局受风水堪舆思想、礼制观念及家庭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墓地中规格较高无名墓的产生,应与其墓主人显赫的家世有关。墓地的使用上限可能较以往认识更为靠前,最先下葬者或为包拯长子包繶。  相似文献   
8.
洪梅  春玲 《文史春秋》2010,(1):62-62
<正>在中国历史上,包拯不仅是一位铁面无私、执法严谨、疾恶如仇、除奸爱民,有"包青天"之誉的清官,还是一位改革图新、注重吏治、任人唯贤的政治家。仁宗皇祐二年(公  相似文献   
9.
其实的包拯     
若评选“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包拯恐怕稳居第一。包拯出生于999年,逝于1062年,享年63岁。 回顾包拯一生,他是一位很不错的领导干部。但实事求是地说,传说中的包拯泡沫太多。把泡沫去掉,还原真实的包拯,会令一些人失望。  相似文献   
10.
于冠礼 《湖南文史》2009,(10):37-37
传统戏中,包公经常被称为“包相爷”,其实包拯从来都没有做过宰相。 宋朝处于宰相制度的调整期,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很明显,“多相并行”的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