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澍和包世臣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核心骨干,嘉道年间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代表。包世臣是陶澍的主要幕僚,他们开始突破“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利商”的思想和政策;并共同设计了对漕运、盐务等有关国计民生大政的改革,他们所推行的海运、票盐更是改革派的主要成果。同时,他们对当时货币危机的原因、对禁烟运动和抗击外国侵略者,都有共同的认识,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包世臣认为,为文除要严守文法,做到“其言有序”外,还要做到“其言有物”,而且就“其言有序”和“其言有物”比较而言,后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为,“文字之教”的基本功能是“成其俗”。因此,他主张文学家要介入社会,关心国计民生。与此相联系,他主张为文要“崇实”而反对“致饰”。包世臣诗论的核心,是儒家的诗教原则。当然,作为嘉道年间的重要诗人,包世臣也特别重视诗的艺术性。首先,他认为写诗要直抒胸臆,“言为心声”;其次,他主张华实结合,朴质得宜,反对华而不实,尤其反对“侈于声色”;第三,他虽然反对“侈于声色”,但不反对韵律,认为写诗要讲求平仄。基于上述见解,包世臣将诗分成上、次、下三类。包世臣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二是诗。尤其是他的诗,无论形式的多样性,还是题材的广泛性,以及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嘉道年间的诗人中都是一流的。  相似文献   
3.
鲍宽达 《江淮文史》2009,(3):135-139
邓石如是安庆怀宁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其篆隶之作,包世臣称之为神品,认为其达到了“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境界,是划时代的突破,是清代书坛革命的肇始者。  相似文献   
4.
王厚宇 《收藏家》2008,(10):49-50
陈潮(1801—1835年),字宗海,别字东之,江苏泰兴县霞幕圩(今泰州曲霞镇)人。他幼承家学,勤奋苦读,治学广泛,于经学、文字学、音韵学、算学都有深入独到研究,著有《四元细草》二卷。陈潮先以廪生游太学,道光十一年(1835年)中举,由于学识才华而显名都下,当时,京城有十二子,陈潮为其中之一。同时代的龚自珍、魏源、包世臣对他都很推崇。但由于勤奋治学,积劳成疾,撰《缀术辑补》未成而卒于北京寓所,享年34岁。  相似文献   
5.
首先,包世臣认为,为官要为民爱民,而要为民爱民,就必须通民情,为民兴利除弊;其次,他主张慎选官吏,把培养和选拔好的官吏特别是州牧县令视为整饬吏治的关键,因为州牧县令的为政好坏,是为民爱民,还是残民以逞,是兴利除弊,还是贪赃枉法,无不关系着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再次,他认为官吏要精通吏事,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施政能力和统治技巧,他还就此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第四,他要求清除腐败,认为清除腐败是整肃吏治、缓和当时尖锐社会矛盾的当务之急,并就如何清除腐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晓云 《安徽史学》2004,(3):99-100
包世臣在文学上否道,书法上博学兼采,自成一家.在诗、文、赋诸方面,世臣有不凡之绩.作为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提倡北碑,其行草和隶书皆为世人所珍.备得达人执笔,运锋、分势之奇,推为清代书家正宗.诗人为书法所掩,有赋23篇,堪为绝学.诗词216篇,融议论与抒情,感情真挚,议论精湛,表现忧国忧民襟抱和宏见卓识.  相似文献   
7.
包世臣对鸦片之害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早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他就论述过鸦片引起的社会问题.就他对鸦片问题的认识来看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他最早认识到鸦片泛滥造成的白银大量外流是引起银贵钱贱、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二是他虽然主张通过"撤关罢税"严禁鸦片,但他并不主张断绝与外国的一切往来.他也是鸦片战争前当朝野上下都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时极少数留心夷务、关注夷情的思想家.鸦片战争爆发后,他积极为当局出谋划策,承认"英夷"有"战舰"和"火器"的"长技",并先于魏源提出了类似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还主张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抵抗英军侵略,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后,他对中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既不是船炮,也不是军民,而是那些愚昧无知、自毁长城的清朝统治者应对战争的失败负责.  相似文献   
8.
包世臣(1775~1855),清代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字诚伯,号慎伯,晚号倦翁,别暑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包安吴。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江西新喻知县,宦游不得志,不久弃官归隐,侨寓江宁(今南京),布衣悠然,以研究学问终其一生。后因避粤乱,逝于途中,享年八十。包氏关心时政,主张抗英。他是大书家邓石如得意门生,尽得邓派真传。  相似文献   
9.
时移势变:论包世臣与常州士人的交往及经世思想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望 《安徽史学》2005,4(5):39-45
嘉道之际,考据学仍在发展,经世思潮正在兴起.作为经世思潮初期中心人物,包世臣并非孤独的独行者,他与常州士人关系极为密切,自视"常州同党",他的用世精神得到常州士人的呼应,从而在江南形成了颇有声势的经世思潮.包世臣经世之道以取得实效为宗旨,故他不愿持论过高,而是主要针对具体时政而论,正因为如此,随着社会矛盾焦点的转移,他思考问题的重心也随之改变,相应的对策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嘉庆帝开禁京控导致的案件日增使江河日下的帝国中早已出现的资源紧缺这一现象更加凸显,各直省遂借助传统行政司法体系中的配置性资源组建了发审局这一临时性、非正式的司法机构,以消弥此种尴尬境地。由于发审局在缓解案件繁多方面的优势,其内部的人员配置、审案机制等日渐成熟,最终演化成传统体制中的专门审断机关。清末司法改革虽然移入的是西方司法体系,但此过程却离不开传统体制中所蕴资源的配合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