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物防震措施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中国历代名瓷和玉器其数量和种类居全世界博物馆之冠,目前陈列柜内瓷器及玉器的防震措施仍有改善的空间,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仪器研究文物防震措施,更突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使用的方法为传统文物防震措施(使用微晶蜡固定、铁弗龙、橡胶垫和防震塑料垫衬底)、柜内型隔震台减震和电磁铁固定陈列柜功能性测试;运用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人工地震台执行上述不同方法之实验。实验结果,传统方法抗震优劣顺序为:微晶蜡>铁弗龙>塑料垫>橡胶垫;柜内型隔震台消能减震功效可达60%;至于电磁铁固定陈列柜防震在加速度超过800gal时,才显现摇摆现象,未装电磁铁的陈列柜,加速度超过300gal时,即有自震现象。然而在瓷器、玉器陈列柜内实务执行防震措施的层面,宜使用微晶蜡固定最为经济有效,柜内型隔震台亦可使用,但需考量柜内可滑动空间是否充裕的实际状况执行。  相似文献   
2.
屈秦娟 《神州》2012,(28):92-92
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必修1P25-28(二)教材分析加速度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物理中难懂的概念之一,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很少有与加速度有关的概念,教材从实际问题情境出发,提出"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三个不同的概念,讲述了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在描述物体运动中是必要的,利用比值定义式建立了加速度的概念,建立过程中运用了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的初步认识。(三)学情分析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上高中的中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  相似文献   
3.
田凤启 《神州》2013,(14):45-45
一、设计内容简介:1.本工程为开滦(集团)蔚州北阳庄矿井:原煤储煤场联合建筑。工程总长度:103.5m,占地面积7100m2,原煤存储量3万吨,含地上、地下两大部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地上部分:包括支架(一)~(四)、受煤皮带走廊及上仓皮带走廊。其中支架一、三平面轴线尺寸为5m×5m,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20.1m。支架二平面轴线尺寸为7m×7m,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28.6m。支架四平面轴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速度     
邵双平 《风景名胜》2010,(11):12-12
我希望我们不仅呈现最美丽的风景名胜,同时也致力于推荐最有意思的旅行方式。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面,我一直认为,乘着火车去旅行是最充满诱惑力的旅行方式之一,平原山丘、大地河流、城市乡村、田野高楼,都如同一幅幅镶嵌在车窗上的风景画一样,从眼前不间断地掠过,美中不足的只是速度略显缓慢。相比而言,飞机尽管拥有速度的优势但过于直截了当,在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快速抵达中间,无法向旅行者提供值得回味的过程,旅行的真正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旅途。  相似文献   
5.
李继勇 《风景名胜》2010,(11):57-57
时代就是一列越来越加速度的火车。世上没有哪列火车,是能带人们重返记忆的!  相似文献   
6.
存史,即真实地记述历史,留存史实。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呈加速度发展变化的态势.保存史实资料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彭新武 《神州》2014,(3):180-180
<正>物理科学是建立在数学科学之上的一门自然科学,这说明解决物理问题需要借助数学知识,应具备数学思想。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物理教学中,大部分问题都涉及多个物理量之间的运算关系,所以,解起高中物理习题来,往往感到"数学味"颇浓。思想是人的灵魂,巧妙地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可以有助于我们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物理学科考查的五种能力中就有"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能力的考查大大加强,这项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考生物理成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材中数学思想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数学思想在物理教学法中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地震灾害的频发,分析浮放于俑坑中的秦兵马俑在地震波影响下的运动方式是秦俑地震灾害防御研究中的首要环节。本研究利用力矩平衡的原理测量秦兵马俑的重心位置,进而初步计算得到陶俑的临界地震加速度,依据陶俑的形体特征计算出每类陶俑的抗倾倒极限地震加速度,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为制定秦俑的地震设防等级和防震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