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方 《炎黄春秋》2014,(2):74-77
著名的老共产党人李一氓同志的家人,携来一部由黄苗子题签的《李一氓书法选》,要我为之作序。这就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因为第一,我虽然和一氓同志有过四十年的亲密交往,积累下了深厚友谊,使他成为我今生最要好的一位忘年交,但我一直把他当作恩师,而且由于他的渊博深邃,实际上在许多方面,我连做他门生的资格都没有。既然如此,作为学生,为老师作品写序,就有些僭越了,这只能使我感到惶恐。第二,一氓同志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书法家,我在这方面却一窍不通,实在是没有资格妄置一词。虽然如  相似文献   
2.
徐光灿 《文史月刊》2005,(10):25-28
洪为法,字式良,早年笔名天戈,曾名洪炳炎。1899年农历除夕生于扬州一个经济比较贫困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籍仪征,世居扬州,他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也是创造社中唯一的扬州人。创造社是当年文坛上最激进的文学团体,郭沫若是这个社的主要组织者。洪为法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赵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三次来安徽执教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他是五四新文学运动著名文学学术团体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曾主持《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和《创造月刊》等工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以其独具个性的文学题材与创作风格风靡一时,并由此成为五四新文学诞生之后毁誉交加、颇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1926年初春,时年34岁的郭沫若身穿长衫马褂,头戴同盟帽,与同仁周全平等人一起坐火车从上海出发,来到昆山县正仪站下车,然后又坐上前往苏州甪直古镇的轮船,前去参加创造社同仁严良才的婚礼。  相似文献   
5.
俞传芳 《江淮文史》2012,(1):100-106
少年时代首倡创造社 陶晶孙,又名陶炽、陶炽孙,江苏无锡人,生于1897年12月18日。儿时就读于家乡廷弼小学。父亲陶廷枋,清秀才,在1904年无锡封建士绅与新兴商贾的冲突中,因站在新兴商贾一边讥评朝政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发愤东渡日本留学,同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6年陶晶孙10岁时,随父亲去了日本。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汾酒     
散木 《文史月刊》2002,(3):11-11
鲁迅的酒量如何?许广平《欣慰的纪念》中说:“人们对于他的饮酒,因为是绍兴人,有些论敌甚至画出很大的酒坛旁边就是他”,以及“醉眼朦胧”发明说的“创造社”冯乃超所喻:“鲁迅这位老生……是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其实,除鲁迅早年因心情过于压抑一度酗酒外,鲁迅对父亲在世时借酒使性、大发脾气的印象太深了,对酒十分提防,“饮到差不多的时候,他自己就紧缩起来,无论如何劝进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7.
早期创造社在<新青年>主导的新文化运动遭多方批评的氛围中挑战国内新文坛,双方人脉及日本文学的影响不同当为主因.这无疑体现在各自创作手法和翻译方法的差异上.在此背景下,早期创造社与胡适发生一场翻译论争.从翻译技术层面来讲,此论争主要在郁达夫文重点所指"直译"、"意译"孰真及译文版本等几个方面展开;但就实质而言,此论争涉及双方在派分、主张及争胜等多方面的观念歧异与人事纠葛.不过,撇开意气,从创造新文学事业方面看,双方实有合作的必要.遗憾的是,双方虽然和好,但由于性格差异,郁达夫与郭沫若最终走上了与以胡适为中心的主流学界关系亲疏不同的合离之路.  相似文献   
8.
张振群 《纵横》2008,(6):62-64
报界名宿张友鸾与文学巨匠郁达夫,早在五四时期,就结成了文学友谊。他们富于戏剧性的相识和相互诚挚的友情,一直以来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成仿吾的“板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们心目中,创造社三巨头,郭沫若名气最大。其实,除才华、学识不相上下或各有千秋外,若论道德品质尤其是革命的坚韧性,成仿吾似又超过郭沫若和郁达夫。而且,还正是郭沫若曾明确赞誉过成仿吾是“全社的心脏”。因为,成仿吾“是创造社文艺批评、文艺理论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创造社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承担了最重的社务工作和编务工作;他坚守阵地,有始有终,只要他在,创造社就正常运转;无论顺利或挫折,他没有放松过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崔万秋(1904~1990)是山东观城人,在聊城、济南读中学。1924年夏,崔高中毕业,决心东渡留学日本。一离国前,崔万秋特赴中西文化集萃处上海,欲呼吸欧美风云,结识贤才英俊。抵大上海后,先拜访中学时期经常通信的戏剧家田汉和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学生杂志》的杨贤江。田汉是创造社成员、左翼健将。杨贤江是早期共产党人,马列宣传家。田汉邀崔寓其家中,并由田汉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