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洲星空下     
在旱季的金伯利高原的一个夜晚,导游大卫载着我们从古老的红岩地貌景区返回。车行在颠簸的鹅卵石路上,四周是空旷的荒原。一条漂亮的银河横卧在我们头顶上空,如缀满碎钻的缎面。大卫为我们指出唯南半球才看得到的南十字星,并说:星空,是澳洲土著人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环节。星空密码在澳洲仰望星空,绝对是一件浪漫的事情,通透的空气将距离遥远光年的星星都展现出来,天幕映出猴面包树漂亮的剪影。而星空对于澳洲的土著人来说,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他们通过对星空的观测,获得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并以此来引导生活。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7日,《西安晚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和照片,说在西门南马道巷修城墙时,发现了十余个墙洞。附近的“老西安”告诉记,这些洞是抗战时期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而挖的防空洞。啊,防空洞!它勾起我这个75岁老人许多难忘的回忆,不由得想说说日本空军轰炸西安的悲惨情景。每当回望那场面,国仇家恨就会一起涌上心头。不久前,在纪念“九一八”事变73周年时,全国上百个城市同时响起警报声,这是提醒人们:警钟要长鸣,居安应思危。激发爱国热情,挑起强国重担,是国人对历史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3.
盛志勇,著名创伤烧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20年7月生于上海,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7年至194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任访问学者.1952年至196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外科系副主任、副研究员,1961年任解放军总医院创伤烧伤科主任,1982年至今在解放军第304,医院工作,历任副院长、军医进修学院创伤中心主任、专家组长、烧伤研究所所长及名誉所长等职.  相似文献   
4.
1960年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在片尾揭开了一个谜,原来在贝茨旅馆挥刀杀人的,是店主诺曼身体里居住的妈妈诺玛,诺玛的肉身已经被诺曼变成了千尸。杀人的诺曼罹患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格分裂,这是无法承受的创伤造成的心理创伤,大多数由于儿童时期受了性虐待和身体虐待而引起。  相似文献   
5.
尼姑高小花     
尼姑来住院时已经剃了光头,头上烧了9个香疤,因为用香灰止血,有些感染,其中两个甚至在流脓。香疤大小不一,并不整齐漂亮。我给她清理创伤,用碘酒消毒、再敷上抗生素。我问她,烧的时候痛不痛,是和尚还是尼姑干的,她说不怎么痛,是一个高僧剃度的。她穿着一件尼姑的棉袄,紫红色,没有一粒扣子,我以为是羊毛的,旁边一个女疯子说,那不是羊毛,是人造毛。她的名字不叫智能或静虚,当然我肯定她不叫妙玉和灭绝,  相似文献   
6.
朱正 《炎黄春秋》2011,(6):87-89
徐贲先生著《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中有《"反右"创伤记忆和群体共建》一篇,论述反右派斗争这一历史事件。谈到此事的起因,书中说:  相似文献   
7.
每一次灾难都如同浴火重生,我们生活的这个沧桑国度,我们栖身的这个宁静家园,我们繁衍生息的这片辽阔大地,虽然历经创伤但是美丽依然。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正在本期杂志即将清样的时候,四川雅安传来了发生7.0级地震的消息。4月20日,8时02分,一瞬间的地动山摇,将近两百条生命遇难,一万两千多人受伤,两百万人无家可栖。  相似文献   
8.
纳粹大屠杀以其历史经历的极端性打破了德国历史的连续性,并作为历史意义的断裂和历史创伤,打破了战后德国人的代际认同、集体认同和民族认同。黑格尔“命运的因果性”、兰克“内在的关联”等德国传统思想资源成为对纳粹大屠杀进行历史反思的思想和意识前提。作为当代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约恩·吕森提出德国人在战后反思纳粹历史的过程以1968年和1989年为界,形成了以参加战争及战后重建的一代、战后一代及战后二代这三代人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取向为主导的嬗变过程。吕森以“命运的因果性”命题为核心来阐述战后德国人为纳粹历史悔罪的理论储备与精神机制,由此形成了第一代人的沉默、第二代人的道德批判和第三代人的历史化处理方式。“三代人”理论对纳粹历史反思的代际处理具有“理想型”和“形而上学罪责”的思维特征,其本身也是关于纳粹反思的学术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交流时,听说新纳粹问题在东德比较严重,感到榴当魔幻:一个消失了的共产主义国家,一个为了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划清界限,教导人民“我们是DDR(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不是德国人”(也就是说,“我们不是那些老纳粹!”一位东德的采访对象告诉我)的国度,如今成了极右势力的温床,这是怎么回串?  相似文献   
10.
张倩红 《世界历史》2006,(3):143-145
无论在西方学术界还是中国的世界史领域,十字军东征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论证其起因、进程以及对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骑士品格的塑造等方面的文章很多,但绝大部分作者都是着眼于欧洲问题。《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彭广恺译,河中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则是从阿拉伯人的视野中追寻这一历史事件。本书作者阿敏·马洛夫(Amin Maalouf)是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他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为摆脱政治动乱与同胞相残的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