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郭氏的遭遇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清末王朝的腐朽没落,那些攻击郭氏的保守派,则在历史上留下了小丑的可憎面目。独立的主权国家间互派常驻使节,是近代开始国与国交往的国际惯例。然而,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在中外关系上奉行闭关锁国  相似文献   
2.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09,(6):156-159
说起清末的外交大使,实在有点活宝的味道。虽然他们在国外常常受辱,比如走在街上被人揪揪辫子,扔个臭鸡蛋什么的。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那样的窘境下,他们竟然丝毫没有改变中国式的官僚作风,而在异国他乡轮番上演一出出内讧的闹剧,引得外人哂笑。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郭嵩焘和刘锡鸿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笔者着重探讨在郭嵩焘和刘锡鸿的政治思想中最主要的问题意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意识和他们看到的西方有什么关系这类的课题.笔者想强调的是:第一,我们在他们出使之前的所有的文章中能看到他们的问题意识--"士大夫在那时的中国社会应该担负什么任务?"第二,他们从这个问题意识来观察西方社会,特别关注英国的"官"和"民"的关系.并且他们对英国政治的看法之间有思路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李佳奇 《文献》2024,(2):172-191
刘锡鸿是晚清首任驻英国副公使,著有出使日记《英轺日记》,记录他赴英一年多的考察心得,是研究其洋务观转变的一手文献。但刘锡鸿不通西文,他的日记又与使团翻译官张德彝所著《四述奇》多有雷同,故其书真伪在学界饱存争议。以19世纪英文档案、报刊等史料互证可知:刘锡鸿是在外籍翻译官而非张德彝的辅佐下出访考察并写作日记的。二人日记雷同实由张德彝抄改刘锡鸿日记所致。除了补充自著《四述奇》记录的不足之外,张德彝在抄改过程中还虚构种种场景,将非自身亲历之事也归于本人名下,并假言他国病弊以影射本国政治。张德彝有意推广洋务,他重视刘锡鸿的考察见闻,又以其政治遭遇为鉴,故采用此方式延续并发挥《英轺日记》内外兼治的自强观。  相似文献   
5.
雷颐 《百年潮》2006,(5):63-67
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今人看来这是最正常、平常的一件事,可能认为与<烟台条约>中赔款、通商等项相比,不值一提.但在当年,这意味着承认"天朝上国"的崩溃,是有"天翻地覆"之感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李玉 《安徽史学》2015,(4):25-32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刘锡鸿都是晚清较早"接收"铁路知识的官员之一,但他却提出25条理由反对中国修筑铁路,从而以"不接受"铁路闻名于时。他的论据在于中国不具备兴办铁路的政治与社会环境,缺乏相应的经济与文化基础。对此,不能以"保守"简单定性,应当看到刘锡鸿对于西学知识的认真思考和理性抉择,进而理解近代国人在接收与接受西方事物方面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清朝使用的电报密码,对外无密可保,对内却层层设防,很多地方大员遇到急事,手拿电报却不能解读,只好眼睁睁地坐失良机,贻误大事。康有为就因清宫"密电"制度的漏洞而逃脱,而大清北洋海军则因其"密电码"的小儿科而遭到重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