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早期有两个领导给人印象很深,一个是刘介愚同志。我和刘介愚同志有四十多年的交往,我们是一块从人民解放区过来的。但有个遗憾,虽然他们很关心关照我,想培养我,但由于当时的政治处境,我比较"落后",对于我跟刘介愚同  相似文献   
2.
《近代史研究》2000,(6):1-1
1999年12月28日,我国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近代史研究》杂志创办人刘大年同志因病去世。这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全国解放后,我读到《美国侵华史》,知道作是刘大年,但未曾有机会见面。以后同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不在同一个研究所),才有了见面的机会。1971年下放“五七”干校,共同在河南息县,我与大年见面的机会多了。后来我们两人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社科院共有6位,还有冯至、夏鼐、吕叔湘、唐弢。人大开会的座位按姓氏笔划排列,任刘姓氏都是六划,我们邻座。开会在一起,回到住处又在一起,接触更多,对他的了解也逐渐加深。以后住处相距不远,常常找他谈谈学术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大年同志是一位有完美道德的真正学术工作,又是一位有丰富学问的真正共产党员。他不但在个人的研究中有杰出的贡献,而且在科研领导岗位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工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我在解放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对他贯彻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方针,有一点切身的体会,半个世纪过去了,对我而言,记忆犹新。现在借此之机,写一点这方面的回忆,作为我个人的追念。  相似文献   
5.
2000年1月中旬,我从福建回来,收到张海鹏先生给我寄来刘大年同志的生平及遗著《评近代经学》,才知道大年同志已在去年12月28日谢世。我感到很突然,在我离开北京前不久,大约是11月中旬,我和大年同志通过电话,曾问及他的健康。他身体多疾,有点悲观,他说越来越不行了。其间还谈到一些别的,当我问及具体情况时,他说见面谈吧,我们约好我从福建回来后去看他,谁知这竟是最后一次话别.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28日,在长期患病后,中国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大年教授的心脏在85岁的时候停止了跳动。  相似文献   
7.
8.
我的父亲没有进过洋学堂,也没有欧美留学的经历。他只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在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任校长的长沙国学专修学校念过一段书。儒家传统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是他早年的理念与追求。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八路军战士,他经受了残酷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科研部门的负责人,他犯过“左”的错误,也遭到过游街批斗和《人民日报》的点名批判。“革”后,他有反思,也受到各种不同思潮的排斥。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坚定不移,始终没有动摇。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名誉会长、本刊编委会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刘大年研究员不幸于1999年12月28日病逝,这是本刊的巨大损失,是中国史学界的巨大损失!为了表示本刊的深切哀悼,特发表如下一组文章:刘大年逝世讣告、刘大年先生关于回忆抗战经历的遗作、本刊主编悼念刘大年先生的文章,与广大读者同申悲悼!  相似文献   
10.
史洛明 《纵横》2011,(8):27-28
徐则浩同志: 你好!接到你的信很高兴,老朋友又联系上了。 来信问:“刘大年同志曾对我讲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主席在延安时给史洛明同志题的,对此我印象很深。现在小报上转载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