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泽厚、刘再复的《告别革命》代表着改革开放后的反思,其实也是倒霉看反面,反着思考,也有极大的回溯性反差。"革命"之所以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主题,辛亥革命、"北伐"、"抗日"、推翻国民党,都是国际上的帝国主义战争和与帝国主义相联系的军阀内战逼出来的。李、刘二人认为"分析不够的是,中国是‘巨大农民国家’,  相似文献   
2.
魏邦良 《名人传记》2022,(12):68-73
李泽厚可谓中国当代思想界一个巨大存在。他创造的词“积淀”已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学者刘再复盛赞李泽厚是“中国现代美学第一小提琴手”。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著名学者,李泽厚对许多人产生了“直接启示”。学者易中天曾直言:“学问可以有另一种做法,文章可以有另一种写法,人更可以有另一种活法。永远走自己道路的李泽厚,无意间成为我人生转型的灯塔。”  相似文献   
3.
评“‘假如’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德邻 《近代史研究》2005,2(3):217-223
2004年第5期《读书》上有李泽厚先生的一篇《思想史的意义》,其中论到“‘假如’史学”的意义。所谓“‘假如’史学”就是近年来史学界一直在讨论的“假设历史”问题(历史学界又称此为“反事实假设”,而逻辑学界称此为“反事实条件句”,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则称为“反事实思维”)。史学界的这场讨论原本是由李先生引起的。他在与刘再复先生合作出版的《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反事实条件句“中国当年如果选择康梁的改良主义道路会好得多”,这种说法遭到一些学的批评,也得到一些学的支持(有人仅在方法论上支持),于是展开讨论,不仅讨论这样一类的具体命题能否成立,而且从方法论上讨论反事实条件句在历史研究中能否成立,双方的分歧很大,看不出有取得一致的迹象来。李先生现在也论起“‘假如’史学”的意义来,显然是对这场讨论做出的回应。请看他怎样说:  相似文献   
4.
初识刘再复     
文学家刘再复被称为“漂泊的思想者”是名副其实的。这位80年代的风云人物在海外漂泊了30年。他当初既没有像某些漂泊者那样亢奋,后来也没有像他们那样颓唐。他始终在创作、在探索、在思考。  相似文献   
5.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公布时,旅美学者刘再复正在泰国讲课,他于次日到达香港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电话专访。此时的香港,奠言的书一天之内几乎销售一空。这些年来,刘再复持续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向瑞典学院推荐中国作家。围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种种话题,他向本刊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