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3·11”大地震已过去整整一年,在东京皇宫前的国立剧场,刚刚动过心脏大手术的日本天皇明仁亲自主持哀悼罹难灾民仪式。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则在各国媒体发表公开信,感谢国际援助,愿意分享防灾减灾以及核电厂泄漏的教训,并欢迎外资进入日本。  相似文献   
2.
文物建筑勘察的目的是掌握现状文物的真实状态和危险程度,进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为此,探讨了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特点和内涵,结合实际案例,归纳总结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四个基本特点:在强调文物真实性的同时,要求勘察内容的完备性和详实性;强调病害机理分析与病害成因的数值仿真验证;关注文物本体的抗震性能研究;强调以最小的干预获取最真实的情况。阐述论证了建立文物防灾减灾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点明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和防患于未然的防灾减灾体系相联系,作为该体系下的技术支撑而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物建筑勘察的目的是掌握现状文物的真实状态和危险程度,进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为此,探讨了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特点和内涵,结合实际案例,归纳总结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四个基本特点:在强调文物真实性的同时,要求勘察内容的完备性和详实性;强调病害机理分析与病害成因的数值仿真验证;关注文物本体的抗震性能研究;强调以最小的干预获取最真实的情况。阐述论证了建立文物防灾减灾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点明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和防患于未然的防灾减灾体系相联系,作为该体系下的技术支撑而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物受灾评估作为文物减灾的一项重要环节,贯穿文物救灾应急、灾后恢复的全过程。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对文物受灾程度、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抢救性或补救性措施,减小灾害破坏,对科学有效保护文物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了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不可移动文物受灾情况调查评估工作,对文物受灾范围、类型、损坏程度等进行全面性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做好日常养护,采取预防性保护及临时性保护措施,开展文物保护研究、制定紧急预案等强降雨环境下文物保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史春秋》2011,(8):F0004-F0004
广西是一个灾害多发地区,2000年以来,每年因洪涝、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火灾导致的农村民房倒塌和毁坏平均约30万间。对于大多数普通农民而言,农房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财产,  相似文献   
6.
《旅游纵览》2012,(5):8
来源:西海都市报兰州的李先生和三位好友来西宁游玩,登记入住商业巷北口一家宾馆,由于房间脏乱,他要求更换房间却遭到拒绝,随后要求退房,宾馆便扣除了50元现金让李先生离开酒店。让李先生纳闷的是,自己花了50元钱,难道只是为了看看酒店的服务有多糟糕吗?6月到8月是西宁市旅游的高峰期,尤其近两年,西宁被世界科学发展联盟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评为"世界旅游名城"后,来西宁旅游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西宁市正面临着迎来送  相似文献   
7.
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震害再次告诉我们建设防灾减灾的建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地震震害的资料出发,阐述了应用防灾减灾技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分别从耐震技术、制震技术、免震技术三个方法讲述了防灾减灾技术的原理。希望建筑者参考本文建设具有防灾减灾功能的建筑,从而减小地震震害。  相似文献   
8.
李娟 《神州》2012,(20):254
由于地下空间的自身特点,其内部灾害的防御相当复杂,针对城市地下工程的灾害类型,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地下空间内部防灾特点及综合防治,对于空间内部防灾设计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之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基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相对不足的和文化遗产所遭受的各种灾害,本文提出了文化遗产防灾减灾的思路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元代北方雹灾的时空特点及国家救灾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元代北方雹灾的时空分布特点、危害、 灾伤中检制度、国家的救灾措施等,认为元代北方多雹灾区分布 于北纬30—45,同时有散点状、四块状、条带状、跳跃状等四种地 带性特征。元朝只对损 5-10分的雹灾实行减免税粮,总计近 70 路受5—10分雹灾,救灾措施主要有减免地税、改种、赈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