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辉 《名人传记》2020,(2):58-63
冯亦代(1913—2005),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编辑家、学者、随笔作家。他一生撰写了大量介绍西方图书的文章,是一位传播知识、传播友谊的忠厚长者。20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走进什刹海附近的三不老胡同。冯亦代一直住在三不老胡同的“听风楼”。那时,在每篇文章后面,他都会注明“写于听风楼”。在那间破旧狭窄的小屋里,不知他听过多少夜的风声雨声。这样的老人,对他来说,平静地听风,平静地创作、翻译,都是很惬意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肖荻 《炎黄春秋》2009,(6):79-80
素所景仰的文化老人黄苗子、冯亦代等先生,经章怡和《谁把聂绀弩送进监狱》、李辉《写好一个‘人’字》等文章对其当年在运动中卧底告密等往事的梳理和曝光,令人愕然、痛惜、责备……比见到一个坏人做坏事,还要百感交集。众说纷纭中有一种看法是:“那段历史就像一部绞肉机,有多少人能问心无愧?”似乎是善恶难分、一团乱麻。好在那段历史,银发一族很多人都“欣逢其盛”,个中款曲并非“不知有汉,遑论魏晋”。那么,难道当时就只剩下“告密自救”这一条路了吗?  相似文献   
3.
明红 《文史月刊》2005,(4):46-48
两位耄耋老人走到一起,命运为他俩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分号“七重天”是文坛名宿冯亦代先生在北京小西天的寓所,高居一幢楼的七层。黄宗英称它是“乌蓬船”般的小屋:“小屋狭小得两人走动必须礼貌让路,三个人坐下就‘满座’了。”临窗有一张写字台,一把高背皮椅,那是属于冯老的,上  相似文献   
4.
《南方人物周刊》2013,(45):50-50
黄宗英曾打电话跟陈徒手说:“冯亦代看了你这本书,看哭了。书中说到的这些人都是他的熟人,但你说的这些事他又不知道。”说的是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今年他出新书《故国人民有所思》,讲述12位知识分子接受“思想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