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1946—1949年间,因战争持续及脱产人员激增,山东解放区一直处于财粮紧张状态。为此,解放区不断强化对农村的征收,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民缺粮严重,以至发生饥荒和逃荒的情况。但是,山东解放区并没有重蹈中央苏区因人力物力耗尽而失败的覆辙,不仅将战争坚持了下来,而且还靠农村财粮的支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其间的原因相当复杂,但中共领导机关身处农村,总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政策,缓和农村出现的危机,理当是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邓大才 《攀登》2001,20(2):66-68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收益多以收费的形式体现,这种实现形式法律依据不充分,实现成本过高,容易促成扩大收费,强行摊派。在强调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又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收益这一部分合理收费也产生了误解,不利于土地集体所有权权利的实现。通过比较四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作认为,在近期内以“税收形式”实现土地所有权收益,在远期或市场经济完全成熟时以“农地所有权收益资本化形式”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正粮食问题,对于中共新生政权来说性命攸关。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稳固、人心安定、生产恢复等方方面面,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最大多数人口,即中国农民和共产党各级政权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一个农民党,它的成员,包括其主要领导人,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长期在农村中从事革命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靠在他们动员下投  相似文献   
5.
李娜娜 《沧桑》2009,(3):42-43
文章详细介绍了抗战时期中共在晋西北根据地的公粮、村摊款、田赋、工商税、战勤与劳力等负担政策的演变及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晋察冀边区农民负担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八年抗战期间,晋察冀边区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坚持正确的负担原则,逐步完善负担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农民增收节支是取得上述成绩的主要原因。成功地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战时财政;壮大了抗日力量;削弱了封建势力,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起,安徽率先在全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勇气、改革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安徽的试点为减轻农民负担,构建和谐乡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共中央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储备和理论储备。谨以此文,  相似文献   
8.
王海军 《神州》2012,(21):8-8
从概念上讲,农民负担是指国家、集体及其它社会方面无偿提供的费用和劳务的总称。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的内容、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征管方式更加规范,民主程度更加提高,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负担总量得到大大减轻.但农民负担问题始终存在。随着国家对村级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民负担将变换方式而存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贵州农村高利贷盛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贵州农村高利贷非常盛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流向、农民负担及土地不均是高利贷存在的主要原因,但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税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向农民征收农业收益税的内容主要是征收救国公粮,救国公粮是抗战时期根据地居民的一项主要负担。从法理上看,救国公粮的征收标准以统一累进为原则,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这一原则并不起作用,即救国公粮征收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来完成。皖南事变前,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超额完成公粮任务,曾侵害了部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对交纳救国公粮一度产生了抵触情绪。皖南事变后,一方面,边区不断地修正公粮征收条例,改革征收办法,使各阶层的负担趋于公平合理。另一方面,为了彻底解决救国公粮征收中的一些弊端,从1943年开始边区试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没有在边区完全推行开采。农业税的征收是一个与农民负担休戚相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