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跃龙 《世纪》2022,(1):4-8
<正>1959年6月25日晚7时许,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27日午后1点左右离开韶山。关于创作《到韶山》的时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的《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定在6月下旬,其第四卷当年"6月下旬"条记载:作《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相似文献   
2.
郭华 《史学集刊》2008,2(3):67-71
在中世纪英国社会,庄园农奴拥有一种原始的个人权利,即主体权利.这种权利体现于英国中世纪多元社会结构中存在的原始契约之内,又在独特的法律制度下得到保护和发展.这种主体权利观念对英国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桑登分到了土地》是1959年7月西藏民主改革期间。摄影家蓝志贵摄于山南拉加里的作品。桑登曾经是拉加里地方的一名奴隶.在两个多月的采访中.蓝志贵连续拍摄了《桑登求乞》,《桑登欢迎平叛解放军》,《桑登分到了土地》等系列图片,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变迁。《桑登分到了土地》对人物表情的瞬间把握,使这类题材具有了极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舒秋玲  任建军 《旅游》2009,(9):28-47
对西藏的认识来源于那部传奇电影《农奴》,很多如我一样的人,还在少年时就看过这部电影,立志一定要到西藏去,这在当时却显得遥不可及。及至1997年我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至今已经整整十二年。十二年里十多次进藏,光阴荏苒,而我对西藏的美丽和神秘始终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所以当我见到《农奴》中饰演强巴的大旺堆老师时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您的电影影响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而改变西藏百万农奴命运的民主改革距今也已46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西藏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亲历新旧两个社会的人们以他们的真情实感,详述过去和现在,使人们对于西藏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从2000开始,对100名西藏人进行了跟踪采访。他们中间,既有旧西藏的贵族、官员,也有奴隶和差民,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勾勒了一幅新旧西藏的真实社会图景。本刊从本期起推出“西藏人谈西藏变迁”专题,陆续刊发西藏各界人士的口述实录,以飨读。本刊登的是“雪”居委会书记洛桑的口述。  相似文献   
6.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我们深为景仰的新闻前辈。 最早听说这个名字还在少年时代。毛泽东主席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让我们记住了和毛主席在延安窑洞里谈话的那个女记者。而她,作为一名美国记者,在当时整个文明世界对于中国内战的缘由尚未认识,甚至还存在人为歪曲的政治态势下,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制度的重大改革,实际上都涉及到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亦即涉及到人权问题。 那么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之前,西藏的人权状况如何呢?一件围绕农奴挨打案而引发的是是非非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会给人带来震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西藏民主改革事业的功臣之一阿沛·阿旺晋美老人在北京辞世的消息传到拉萨,让西藏自治区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斯朗格列一时间不知所措,他声音哽咽地说:“我们失去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藏族人民的儿子,这是我们事业的巨大损失,是民族工作的损失我悲痛万分。”  相似文献   
9.
1773年,农奴叶梅连·普加乔夫纠集八十多名哥萨克人攻打雅伊克城堡,反抗沙皇叶卡杰琳娜二世的统治。 两百多年后,另一个普加乔夫站起来反抗“新沙皇”普京,他声称:“今天,俄罗斯已没有私有财产,只有属于普京的农奴。”近日,国际刑警组织对这名俄罗斯商人发出全球通缉令。  相似文献   
10.
索穷 《中国西藏》2009,(2):16-18
霍康&;#183;强巴旦达的一生中既尝到过甜头,也吃过苦头。到了晚年,他荣辱不惊、淡然处世。退休后每年从拉萨往返墨竹工卡境内的家族所在地甲玛乡不下十几趟,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事业不遗余力,尽管甲玛农村里已经没有他的亲人。那份对家乡的牵挂和惦念,让我亲身感受到他与那片土地割舍不断的血脉亲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