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精神的归宿,历经五千年积淀,植根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凿下深深的痕迹。而今,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萃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互溶,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石,铸就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吴佩孚深受传统文化"儒道互补"模式的影响,此外还重视佛教。前期力求在外王事业有一番作为,曾取得很大的成功,成了上世纪20年代最有希望一统中国的枭雄;同时注重儒家传统的"忠""孝"等德目,并吸纳儒家主张的"王道""德治"等理念。他晚年虽退出了政治、军事舞台,但其晚年的"退",实为调适、转进,"退"到书斋、家庭、佛道与山林,转向了立德、立言,并在极艰难的情况下最终"守"住了民族大义、清廉人格与爱物情怀等底线。  相似文献   
3.
王莽是以实现“内圣外王”作为政治理想的。他把夺取皇权、代汉自立作为实现理想的途径和重要的环节,希望用国家机器来推行道德,使内外之道达于高度和谐,最终建立一个儒家经典中的理想之国,实现对“内圣外王”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孔令洁 《沧桑》2013,(2):72-75
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道德、人文精神、文艺理论、政治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文艺思潮、哲学思想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仍然还有一批学者,他们坚信在中国这片狼藉的土地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仍具有很大价值,他们认定中国本土原有的儒家文化与人文思想依然存在着永恒的价值,他们在谋求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的新出路。这就是新儒家的产生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儒家以其特别的方式在对当代社会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本文就从新儒家"内圣外王"到"返本开新"思想的发展来看新儒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此"三不朽"乃中国士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更是儒家"内圣外王"圣人人格的完美体现。但历史上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物却少之又少,就连孔子这样的圣哲也只能称得上"素王",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历史中总会有闪光点,五百年必有  相似文献   
6.
白楠 《神州》2012,(35):22-23,25
一、"内圣"为何未能"外王"。据历史学家统计,自秦至清,前后计17个皇帝(同时并立的不在内),不仅达到"内圣外王"这样高标准者没有几个,即使等而下之,将那些相对而言比较有德行、有作为的君主算在  相似文献   
7.
仙楼佛堂与乾隆的“养心”、“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仿养心殿而修建养性殿,其养性殿仙楼佛堂并非是为自己求得归政息养之处,而是他的养心、养性之处。本文根据清官档案所记和佛堂原状陈设,在搞清仙楼佛堂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从养性殿仙楼佛堂里的乾隆御笔诗入手并与佛堂的供奉主题相结合,阐明乾隆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心”与“性”的合一。这种境界使乾隆晚年沉迷于“勤政”与“息养”、“有为”与“无为”,“修行”与“成佛”,“内圣而外王”之中。  相似文献   
8.
"内圣外王"通常被认为是儒家的基本思想观点,其实最早是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天下》中提出。本文从儒道两家在"内圣外王"这个经典观念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即从"内圣"、"外王",以及如何从"内圣"开出"内圣"等方面进行儒道两家的思想比较。最后提出,儒道两家"内圣外王"之道是可以相容互补的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他认为,中国企业大多缺乏信仰,导致制度很难落地茅忠群在企业家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另类"。曾有媒体如此描述他:"当同龄企业家忙得两脚打转,茅忠群对工作的处理却沉稳依旧;别人忙应酬拼白酒,他却喜欢看论语;别人都在抢上市拼规模,而他却拒绝上市……""我就是这样,也不准备改变。"初见茅忠群,很难将这个略带腼腆的书生与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14,(14):48-49
《百年孤独》是一部打通了“写什么”和“如何写”这两个问题的小说,是中国人所说的内圣外王。当下的写作,如果从单一方向去攻,或者两下齐攻而不能合围,结果就不太好了,至少吃相难看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