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东地区的伪军出现于1933年热河事变。此后在日本的干预下,经过冀东保安队、“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军”等阶段,至1937年7月瓦解。冀东伪军是日本侵略者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推行“以华制华”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冀东伪政权的武力支柱,也是日本“分离”华北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黎明 《文史精华》2009,(Z1):32-35
冀东的地理位置重要,是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天津,进攻华北的重要后方,北宁铁路是他的交通要道。因此,当年冀东的抗日斗争异常残酷。至今,我也难忘在冀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共对冀东农村日伪保甲制度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史学界对我国近现代保甲制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基本不涉及中共对保甲制度的利用。文章对抗战时期中共从八路军与日军力量悬殊的冀东特殊环境的实际出发,采取利用日伪保甲来为抗日斗争服务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冀东共产党反对"左"的倾向,在保甲体系内添加"办事员",使其隐蔽在内主宰或代替保甲行政人员的行为;总结了冀东共产党利用保甲制度的"合法"身份,保护抗日力量和支持抗日战争等方面的成效;认为冀东共产党利用保甲的过程,体现出对战时农村基层行政模式和对敌斗争方式的创新,为夺取冀东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史月刊》2011,(4):70-71
一、把大象切割来吃——“分离华北”成为日本“帝国政策”的组成部分 日军武力侵占我国东北后,又立即把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胡飞扬 《文史精华》2012,(Z1):46-49
在河北省阜平县晋察冀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位著名少数民族诗人的名字。他,就是湖北利川籍抗日英雄牟伦扬烈士。1943年4月7日,在河北丰(润)滦(河)地区白宫屯附近,冀东抗日根据地5位战地记者同数十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年仅24岁的牟伦扬壮烈牺牲,以身殉国。一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大地狼烟滚滚,血雨腥风,生灵涂炭。当年10月初,血气方刚、年仅18周岁的湖北利川汪家营土家族青年牟伦扬,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向往,决心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抗日救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历  相似文献   
6.
评剧是我国四大剧种(京、评、豫、越)之一,其发展历史不过百年,同其他姊妹艺术相比,仍属年轻的一代。但她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遍布华夏、蜚声海外呢?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其自身群众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1935年的冬天,华北大地寒风呼号、冷气袭人。一条挟着冰霜的消息从这里传出,深深地震撼着中国民众的心:殷汝耕在通州宣布“脱离中央”,组织了所谓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在这寇急患深、民族危艰之际,殷汝耕的叛国之举,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而国民党当局除对其下了一纸空文的“通缉令”之外,却别无它法。那么,人们不仅要问:“殷氏,乃何许人也,何以有如此实力竟敢与中央政府对抗呢?”一殷汝耕,1885年出生于浙江平阳县一望族之家。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娶一日本宪兵头子的妹妹井上慧民为妻,因此与日本军政界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玉书口述 《纵横》2012,(10):21-26
我是烈土遗孤,父亲王平陆(化名),1932年在冀东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原冀热边特委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父亲受命组织抗日武装,任华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1938年初在对日伪作战中英勇牺牲。  相似文献   
9.
10.
张艳明  刘丽梅 《文物春秋》2009,(2):72-74,F0003
冀东烈士陵园管理处馆藏革命文物千余件(套),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4件馆藏一级文物,包括安体诚与周恩来等在日本京都的合影照片、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一支队的关防、抗日联军袖标和节振国夺获的日军战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