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垣修建经过 贵阳城垣,修建的确实年代,资料缺乏,无从考述。元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宣慰使范汇写过一篇《八番顺元宣慰使题名碑记》文中,有“我军到其地,诸部悉归顺,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改贵州为顺元,屯住城中”,据此,可知在宋代贵州即贵阳,元代改为顺元,不过表示归顺元帝国的统治。  相似文献   
2.
法兴寺系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神鼎无年(公元401年),原址坐落于长子县慈林山坳,因山得名慈林寺.亦称古慈寺。唐上元元年.高宗李治改赐寺额为“广德寺”,宋治平年间.更名为“法兴寺”沿用至今。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法兴寺也几经兴废。然寺内所存唐石舍利塔、燃灯塔.宋塑十二圆觉像.堪称“法兴三绝”.闻名遐迩.研究及观赏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3.
《史学月刊》2015,(3):137
<正>内容简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在我国众多的城市中,哪些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历代帝王们钟情的定都之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她们展现出来怎样的文化特质?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程遂营教授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座城市的特点,书中将一一为我们讲述:"金"之西安——这座历史悠久、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西安?"中"之洛阳——历史上,洛阳为何会成为十四朝都城?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又给这  相似文献   
4.
焦陂在历史文献中有焦陵陂、燋丘、椒陂等多种称谓。其最早可能兴建于三国正始年间,中经唐柳宝积和宋欧阳修、苏轼的几度修治,灌溉和交通功能在北宋时达到最佳,从而带动了位于陂塘之侧焦陂镇的繁荣。此后,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焦陂塘在清初时基本废弃,焦陂古镇也因此衰落。  相似文献   
5.
严中 《郑和研究》2007,(4):16-18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在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初名建初寺,代有兴废,名亦屡易,或为长干寺,或为天禧寺。至明成祖朱棣为报“父皇母后”之恩而承前代旧址,于永乐十年(1412)重建,易名大报恩寺。可惜的是,该寺并寺塔彻底毁于近代。现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南京市政府决定重建该寺并寺塔。“大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为“报恩”而建,那末,朱棣是报谁之恩呢?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报恩寺始建于三国时期吴赤乌年问(238—249年),原名长干寺。该寺历代屡有兴废和改建,宋真宗时期改名天禧寺,元代改建为慈恩旌忠寺,明洪武年间也曾整修。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皇帝朱棣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下令按照皇宫规格重建,并改名为大报恩寺,意为“上存父皇母后在天之灵,下为天下生民祈福”。  相似文献   
7.
宿迁筑城,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据《春秋》载:鲁庄公十年(前684)“王正月,公败齐师干长勺。三月,宋人迁宿。”迁后建城,即后之秦下相城。后亦称古城,其址位于今市区古城街道。……秦时古城,虽遭水患,汉、晋因之。其后修损数度。唐时损,宋时修,元末又坏,明正德初年(1506)再筑土石城。万历四年(1576)城被黄河冲决,  相似文献   
8.
元朝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中都,一是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3年)改燕京为中都,至元九年(1272年)又改为大都;其二是元武宗海山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诏建于旺兀察都之地的中都。本述及系指后,遗址在今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元中都兴废匆匆,史载寥寥,因而在蒙元四都中,唯其湮灭日久,鲜为人知。1997年,由河北省物局、中国元史研究会、张北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元中都学术研讨会”,学们从献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元中都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被贬羁管宜州,仅一年零四个月贫病而卒。民众就其居处立牌位祭祀之,70年后知府韩璧移建其祭堂,110年后张自明创建山谷祠祭祀之。明、清两朝山谷祠曾六废六兴,官民顽强传承。1986年政府移建山谷祠,2006年再建山谷祠。宜州山谷祠900年兴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宗教、政治三大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刘国旭 《河洛史志》2001,2(3):18-19
历代统治阶级或是人墨客,乃至平民百姓,对洛阳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感,誉美之词不可尽数。洛阳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有重要角色,历史上的盛世与乱世、兴旺与衰败,似乎无不与整个洛阳紧密联系,所以古人有“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一部志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反映其历史发展所呈现出的鲜明地域个性与峰谷迭出的壮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