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新华 《安徽史学》2018,(1):62-69,161
一战是中国较全面参与战争法公约后面临的首场重大国际战争,战争法公约也是民初北京政府因应一战时局的重要工具。在民初中国与战争法公约关系发展进程中,北京政府逐步朝参战之路迈进。一战爆发前,北京政府决定补签一些战争法公约,借此平等融入国际社会和维护国家利权,这构成了其走向参战的重要背景。宣告完全中立之初,北京政府指望通过积极履行战时中立公约来避免战祸和维护利权,但强权挑战的危机为其转向参战埋下了伏笔。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后上述希望彻底落空,北京政府转而趋向参战,试图借此参与战后和会。它一方面同作战规则方面的战争法公约积极接轨,另一方面通过暗中违背中立公约而朝参战迈出实质性步伐。最后,北京政府利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契机,援用战争法公约正式宣战。北京政府走向参战不失其必然性和主动因应之特征,亦不乏文明和正义的色彩,而其参战政策的推进也影响到中国与战争法公约关系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吕舟 《世界遗产》2015,(4):20-21
<正>真实性是当代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它源于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等人对古典艺术品价值的认识。在欧洲基于艺术品和纪念物的遗产保护语境中,真实性的对象和内涵都是清晰的。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反映了同样的修复原则,强调了对古代遗存物质真实性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3.
税收习惯是英国中世纪赋税征收的法律和制度依据。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税收习惯在常轨运行的基础上,通过调适、排异、变通、成文等方式获得承续与更新,排除了易于形成习惯的异质行为,废弃了淡出社会需求的旧习惯,吸纳了适应社会变迁的新习惯,由此形成了富于特色的税收习惯体系。税收习惯不仅在征税活动本身,在日常用语交流、政府文件制定、政治经济关系运行中都曾有活跃的表现,并得到了社会各团体各阶层的普遍认同和遵循。税收习惯具有鲜明的法律和制度效能,通过这种效能干预国家和社会管理,维持财政收支格局,显示了强大的控制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事业的辉煌结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无论是其内涵还是保护水平都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经典"。为此,世界遗产申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经典"的过程。在田野中寻找"经典"世界遗产(这里不包括"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作为人类或大自然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杰作,它不是存在于书  相似文献   
5.
《世界遗产》2014,(1):165-167
《世界遗产公约》于1972年形成,1975年在拥有20个缔约国后开始生效,发展至今已有190个缔约国。41年来对于世界遗产的认知是一个逐渐深入和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对《世界遗产公约》的执行光荣地走过了42年的历程,关于世界遗产的法律政策、操作规则和价值体系等内容已然非常庞大与复杂。作为处于"中年期"的世界遗产事务,当下要考虑的就不只是从a、b、c开始的基本概念,而是关乎整体性和未来方向的诸多大视野的问题。关于世界遗产的国际前沿话题,相关国际组织、遗产保护机构等各方面,尤其是学术界,近年探讨热烈,亦成果丰硕。把握个中要旨,并在价值选择和前瞻性上与其同步,对缔约国在法律政策的制定及保护系统的形成十分必要,也能为各地方的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体系,涉及很多保护地类型,也涉及很多法律法规,这是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必要基础。比如风景名胜区依托《风景名胜区条例》,文保单位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和古典园林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等。  相似文献   
8.
阮筠婷 《世界遗产》2014,(11):64-67
两次湿地调查情况 我国从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后,先后做过两次湿地调查. 第一次调查从1995年开始到2003年结束,并于当年对外正式发布了调查数据:全国湿地总面积是3848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为3620万公顷.到2009年,我们开始进行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这次调查一共持续5年时间,到2013年结束,调查数据为: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即湿地率)为5.58%,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87.08%.  相似文献   
9.
徐苏斌 《世界遗产》2014,(12):21-21
<正>2014年5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联名发表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导则》结合国际宪章《下塔吉尔宪章》、英国的工业遗产选定基准、国内的相关研究,并调研了部分工业遗产普查机构,对选定标准进行研究总结,供相关研究者参考。为何要研究制定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遗产保护准则于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些准则或以宪章、建议、宣言、议案等等不同形式呈现,大都由诸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机构发起撰写以及采用。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保护全人类的文化财产这一大议题上,寻求具有规范性和共通性的答案。在当时以西方欧洲列强国家为主的战后重建与和平反思的背景下,这股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是国际主义思想的直接体现。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威尼斯宪章》和“世界遗产”观念产生的这段特殊历史时期来更客观地看待其所蕴含的意义,并由此反思过去的数十年,在因社会和经济结构变迁,从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到全球化的现今,如何解读《威尼斯宪章》和《世界遗产公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